鉊
金部13画左右结构U+924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止搖切;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之遙切,𡘋音昭。《說文》:大鎌也。揚子《方言》:刈鉤,江淮陳楚之閒謂之鉊。《管子・輕重篇》:耟、耒、耨、懷、鉊、鈶。【又】橿、權、渠、𦃻緤,所以御春夏之事也㊟〔耟、耒、耨、懷、鉊、鈶、乂、橿、權、渠、𦃻緤,所以御春夏之事也〕。
注解
〔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上,康熙部首是金部。
〔鉊〕字拼音是zhā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釒、召。
〔鉊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āo] ⑴ 镰刀。⑵ 用镰刀割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止搖切頁碼第467頁,第4字續丁孫
鉊
大鎌也。从金召聲。鎌謂之鉊,張徹說。
附注王筠句讀:「此固不可通,然小徐及汲古本作大鎌也,則與張徹說複,姑仍之。《釋名》:『銍,穫禾鐵也。』則銍亦謂之銕。今鉊、銍二篆相次,或鉊為銍之別名乎,然銍仍是鎌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眞遙反頁碼第1093頁,第3行,第3字述
大鎌也。從金召聲。鎌或謂之鉊,張徹說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止搖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826頁,第3字許惟賢第1229頁,第8字
大鎌也。
段注見《方言》。
从金。召聲。
段注止搖切。二部。《方言》。錐謂之鍣。其字从苕。取其象苕秀也。亦音苕。《廣雅》作此鉊。誤矣。
鎌或謂之鉊。張徹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