揪
意思解释
揪
jiū基本解释
◎用手抓住或扭住。~住。~心。~辫子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手,秋声。本义:收聚。
2.同本义。
佺揪聚军中币万余匹,悉袍、带并与之。
collect;
3.抓;扯住。
郑屠右手拿刀,左手便来要揪 鲁达。
揪捽(抓住;扭住);揪扯(揪抓拉扯);揪撇(抛到一边);揪采(瞅睬。看顾;理睬;扭拉);揪痧(民间治疗某些疾病的一些方法。通常用手指揪颈部、咽喉部、额部,使局部皮肤充血)
hold tight; seize;
4.抽打。
拨县里捉得去办,办理拐逃,揪二百藤条,收仔长监。
whip; thrash;
国语辞典解释
揪
jiū详细解释
动
◎扭扯、抓住。
《水浒传 · 第五二回》:“(李逵)早把殷天锡揪下马来,一拳打番。”《西游记 · 第三一回》:“却说那呆子被一窝猴子捉住了,扛抬扯拉,把一件直裰子揪破。”
揪耳朵、揪住不放。
外语翻译
- grasp with hand, pinch
- festhalten, sich festklammern
- tirer, saisi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同「揫」。
《正字通》:《字彙》音酒,平聲 —— 手揪也。按,揪、揫同「字」,分音各訓,誤。
注解
〔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揪〕字拼音是jiū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秋,五行属木。
〔揪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手,秋声。本义是收聚。
〔揪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ū] ⑴ 用手抓住或扭住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卽由切頁碼第404頁,第1字續丁孫
𢱀
異體揫
束也。从手秌聲。《詩》曰:「百祿是揫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即由反頁碼第969頁,第7行,第2字述
束也。從手秋聲。《詩》曰:「百禄是揫。」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「束,聚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卽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406頁,第3字許惟賢第1046頁,第2字
束也。
段注束者,縳也。《鄉飲酒》義曰:西方者秋。秋之爲言愁也。愁讀爲揫。按《韋部》𩏶,收束也。或从要作𩏶。或从秋手作揫。揫卽𢱀。然則此篆實爲重出也。
从手。秌聲。
段注卽由切。三部。
詩曰:百祿是𢱀。
段注《商頌・長發》文。今詩作遒。傳曰:遒,聚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