𥲅
⺮部17画上中下结构U+25C85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𥲅
◎同“踌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直由切;《集韻》:陳留切,𡘋音儔。《說文》:箸也。或作𢥰,通作籌。
义又,《字彙補》:人名。趙與𥲅,字德淵,居湖州,嘉定十三年進士,宋宗室也。見《宋史》。一云《三朝政要》所載趙與篤,卽此字之譌。
注解
〔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𥲅〕字拼音是chóu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心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直由切頁碼第352頁,第15字續丁孫
𥲅
異體𢤉、𢥰
𥲅箸也。从心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反切陳收反頁碼第855頁,第7行,第1字述
𥲅箸也。從心籌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悲回思慮之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下反切直由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023頁,第2字許惟賢第884頁,第4字
𥲅箸也。
段注按箸必是譌字。不可解。疑當作《足部》之䠧。𥲅䠧猶今人所用躊躇也。皆裵回不決之皃。故从心。
从心。聲。
段注按籌當依《竹部》作𥵽,云省聲。直由切。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