灉
两岸词典解释
灉
yōng详细解释
1.用于地名:
2.(1)灉水,古水名:一即古汴水流经河南商丘、虞城的一段河道;二在今山东西部、河北南部一带。二水今均已湮没。
3.(2)灉水,水名,发源于山东菏泽市境,东北流经郓城,注入黄河。
4.指从黄河主流分支流出,后又流回(主流)的河水。
外语翻译
- a river in Shandong province; a sluice
- ausströmen, Schütz (S)
- (nom d'une rivière), éclus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容切,音邕。《說文》:河灉水,在宋。《爾雅・釋水》:灉反入。又,水自河出爲灉。【註】卽河水決出復還入者,河之有灉,猶江之有汜。《書・禹貢》:灉、沮會同。
义又,或作澭、㴩,亦通作雍。
又,通作維。《周禮・夏官・職方氏》:兗州,其浸盧維。【註】維,於恭切。
义又,湖名。范致明《岳陽風土記》:灉湖,在州南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於用切,雍去聲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灉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上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灉〕字拼音是y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氵、雝。
〔灉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ōng] ⑴ 古河名,约在今中国山东省西部、河北省南部一带:“(兖州)雷夏既泽,~、沮会同。”⑵ 从中国黄河主道分出又流回主河道的水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於容切頁碼第363頁,第17字續丁孫
灉
異體澭
河灉水。在宋。从水雝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一反切宛封反頁碼第881頁,第1行,第1字述
河灉水,在宋。從水雝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尚書》「雷夏旣澤,灉、沮會同。」言灉入于雷澤也。《爾雅》曰:「水自河出爲灉。」按《漢書》:「雷澤在濟陰成陽西北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一上反切於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2148頁,第1字許惟賢第936頁,第2字
河灉水也。
段注也字依《水經注》補。《水經》曰:瓠子河,出東郡濮陽縣北河。酈云:《尙書》雝沮會同。《爾雅》曰水自河出爲灉。許愼曰雝者,河雝水也。是酈意以瓠子河爲《尙書》之雝也。按自河出爲灉,濟爲濋,汶爲灛,洛爲波,漢爲濳,淮爲滸,江爲沱,濄爲洵,潁爲沙,汝爲濆,見於《釋水》。其見於《說文》者,則沱也,濳也,灉也,洵也。河之別爲灉,如江之別爲沱。沱非一沱,則灉亦非一灉。凡首受河之水皆可名之矣。
在宋。
段注說者以汳水當之。
从水。雝聲。
段注於容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