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腄的意思解释

月部12画左右结构U+8144

月部

12画

8画

左右结构

ETGF

BHJM

QMEB

72215

U+8144

351131212211 撇、横折钩、横、横、撇、横、竖、横、竖、竖、横、横

𦚥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趼,手、脚掌上因长期摩擦形成的硬皮。

马或鸟胫上的结骨。

臀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未集下 部首:肉部 )

唐韻》:竹垂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株垂切,𡘋音箠。說文》:瘢胝也。一曰馬及鳥脛上結骨。李舟說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是爲切,音垂 —— 臀也。

又,縣名。史記・秦始皇紀》:過黃、腄。【註】東萊有黃縣、腄縣。十三州志》:牟平縣,古腄縣也。又,〈主父偃傳〉:起於東腄琅邪負海之郡。
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馳僞切;《正韻》:直類切,𡘋音縋 —— 縣名,在東萊。

又,《集韻》:視隹切,音誰。又,傳追切,音椎。又,樹僞切,音瑞。又,《廣韻》:羽求切;《集韻》:于求切,𡘋音尤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《集韻》:崇懷切,音𢶀 —— 本作䐯。䐯膗,形惡。

注解

〔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

〔腄〕字拼音是chu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垂

〔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chuí] ⑴ 趼,手、脚掌上因长期摩擦形成的硬皮。⑵ 马或鸟胫上的结骨。⑶ 臀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四下反切竹垂切頁碼131頁,第14

𦡘

異體

𦡘瘢胝也。从𠕎𡍮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八反切屯鬌反頁碼339頁,第4行,第1

𦡘跟胝也。從肉垂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謂腳跟行多生胝皮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四下反切竹垂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684頁,第4許惟賢305頁,第5

𦡘跟胝也。

段注跟鉉作瘢。不可通。跟,足歱也。《戰國策》。《墨子》聞之。百舍重繭。高注。重繭,絫胝也。是足跟生胝之說也。

从肉。垂聲。

段注竹垂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