𨒌
辶部8画半包围结构U+2848C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玉篇》:古文征字。註詳彳部四畫。
注解
〔𨒌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𨒌〕字拼音是zhēng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正。
〔𨒌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ēng] ⑴ 同“征”。《説文•辵部》:“𨒌,正行也。征,𨒌或从彳。”《玉篇•辵部》:“𨒌,行也,今作征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諸盈切頁碼第52頁,第12字續丁孫
𨒌
正行也。从辵正聲。
征
𨒌或从彳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眞名反頁碼第151頁,第5行,第3字述
正行也。從辵正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謂从正道行也,若王者巡狩,正也。狩河陽非正行也。乍行乍止,偵也。天子必五歲卜征,詳習乃行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151頁,第7行,第1字述
𨒌或從彳。
鍇注臣鍇曰:「胤往征之,正其罪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諸盈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279頁,第4字許惟賢第124頁,第12字
正行也。
段注《釋言》、《毛傳》皆曰:征,行也。許分別之。征爲正行。邁爲遠行。
从辵。正聲。
段注形聲包會意。諸盈切。十一部。《廴部》又有延字。行也。
𨒌或从彳。
段注引伸爲征伐。《孟子》曰:征之爲言正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