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㑄的意思解释

亻部7画左右结构U+3444

亻部

7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WXGU 86,WXY 98

OWYI

NZY

27250

U+3444

3255414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同“侮”。《説文•人部》:“侮,古文从母。”《漢書•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又三家已彊,皆賤公行,慢㑄之心生。”

外语翻译


  • (ancient form of 侮) to insult, to ridicul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子集中 部首:人部 )

集韻》:侮,古作㑄。前漢・五行志》:慢㑄之心生。餘詳七畫。

注解

〔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中,康熙部首是人部

〔㑄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亻、母

〔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wǔ] ⑴ 同“侮”。《説文•人部》:“侮,古文从母。”《漢書•五行志中之下》:“又三家已彊,皆賤公行,慢㑄之心生。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八上反切文甫切頁碼264頁,第13

異體侮

侮㑥也。从人每聲。

㑄古文从母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五反切勿甫反頁碼679頁,第5行,第1

㑄傷也。從人毎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侮,慢昜字也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679頁,第6行,第1

古文從母。

鍇注臣鍇曰:「從母聲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八上古音第五部頁碼1519頁,第4許惟賢667頁,第3

㑄㑥也。

段注㑥各本作傷。誤。今正。鍇曰:㑥,慢易字也。鍇作注時未誤也。《小雅・常棣》假務爲侮。

从人。每聲。

段注五部。按每聲在一部合音。

古文从母。

段注母聲猶每聲也。《漢書・五行志》。慢㑄之心生。

白话解释

侮,轻慢。字形采用“女”作边旁,采用“每”作声旁。,这是古文写法的“侮”字,字形采用“母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金文作,由「人」、「母」二字構成。從人,示人之言行;從母,聲符,注明音讀,兼表輕慢之義。篆文承之,而變易作「每」,字從人、每聲。古文承自金文,從人、母聲。隸書承自篆文,楷書承自隸書而定體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