𠅠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𠅠
◎同“享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《集韻》:享,古作𠅠。註詳六畫。
注解
〔𠅠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上,康熙部首是亠部。
〔𠅠〕字拼音是xiǎ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、凵、亅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許兩切、普庚切、許庚切頁碼第170頁,第5字續丁孫
亯
獻也。从高省,曰象進孰物形。《孝經》曰:「祭則鬼亯之。」凡亯之屬皆从亯。
𠅠
異體𠅖、亨、享
篆文亯。
附注吳大澂古籀補:「古亯字象宗廟之形。」按:宗廟為亯獻鬼神之處,故後世亯、饗多混用。古亯字後分化為亨、享、烹三字,古籍多通用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反切軒庚反頁碼第424頁,第5行,第1字述
獻也。從高省,曰象進孰物形。《孝經》曰:「祭則鬼亯之。」凡亯之屬,皆從亯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尚書》曰:『亯多儀,儀不及物,惟曰弗亯。』亯,獻也;獻於上也,故從高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424頁,第7行,第1字述
篆文亯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下反切許庚切、普庚切、許㒳切古音第十部頁碼第913頁,第4字許惟賢第404頁,第5字
獻也。
段注下進上之䛐也。按《周禮》用字之例。凡祭亯用亯字。凡饗燕用饗字。如《大宗伯》吉禮下六言亯先王。嘉禮下言以饗燕之禮親四方賓客。尤其明證也。《禮經》十七篇用字之例。《聘禮》內臣亯君字作亯。《士虞禮》、《少牢》饋《食禮》尙饗字作饗。《小戴記》用字之例。凡祭亯,饗燕字皆作饗。無作亯者。《左傳》則皆作亯。無作饗者。《毛詩》之例。則獻於神曰亯。神食其所亯曰饗。如《楚茨》以亯以祀。下云神保是饗。《周頌》我將我亯。下云旣右饗之。《魯頌》亯祀不忒,亯以騂犧。下云是饗是宜。《商頌》以假以亯。下云來假來饗。皆其明證也。鬼神來食曰饗,卽《禮經》尙饗之例也。獻於神曰亯,卽《周禮》祭亯作亯之例也。各經用字自各有例。《周禮》之饗燕,《左傳》皆作亯宴。此等葢本書固尒。非由後人改竄。
从高省。
段注獻者必高奉之。《曲禮》曰:執天子之器則上衡。國君則平衡。後世亦以舉案齊眉爲敬。
日象孰物形。
段注《禮經》言饋食者,薦孰也。許㒳切。十部。亯象薦孰。因以爲飪物之偁。故又讀普庚切。亯之義訓薦神。誠意可通於神。故又讀許庚切。古音則皆在十部。其形,薦神作亨,亦作享。飪物作亨,亦作烹。易之元亨,則皆作亨。皆今字也。
《孝經》曰:祭則鬼亯之。
段注《孝經・孝治》章文。
凡亯之屬皆从亯。
篆文亯。
段注後篆者,丄部之例也。據玄應書則亯者籒文也。小篆作𠅠。故𣜩書作亨,作享。小篆之變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