𢖊
彳部17画左右结构U+2258A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普丁切;《集韻》:傍丁切,𡘋音俜。《說文》:使也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𥪁。
注解
〔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彳部。
〔𢖊〕字拼音是pī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彳、䛣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普丁切頁碼第56頁,第24字續丁孫
𢖊
使也。从彳䛣聲。
附注按:《說文》無䛣字,段玉裁、朱駿聲等認為當作從彳,從言,甹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篇丁反頁碼第164頁,第1行,第1字述
使也。從彳。䛣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䛣猶抨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普丁切古音第十一部頁碼第304頁,第1字許惟賢第136頁,第6字
使也。
段注疑使上當有𢖊𢓱二字。《周頌》。莫予荓蜂。蜂本又作夆。毛曰:荓夆,𤸪曳也。《釋訓》作甹夆,𤸪曳也。𢖊𢓱,葢甹夆之正字。𤸪曳者,使之也。《大雅》傳曰:荓,使也。
从彳。䛣聲。
段注按此疑誤。《言部》無䛣。當作从彳,从言,甹聲。普丁切。十一部。《玉篇》云:俗作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