绕
意思解释
绕繞
rào基本解释
①缠。~线。缠~。
②纠缠,弄迷糊。~嘴。~口令。
③走弯曲迂回的路。~远。~道。~越。
④围着转。~场一周。围~。环~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糸( mì ),尧声。本义:缠束。
2.同本义。
绕,缠也。 绕黄山而款牛首。
把丝绕在卷筒上;绕搭(缠绕);绕缭(缭绕,盘旋围绕);绕手(犹棘手);绕网(陷入罗网);绕结(回旋缠结)
wind; coil;
3.环绕。
白水绕东城。 黄芦苦竹绕宅生。
绕梁声(形容歌声优美动听,长久萦回耳畔);绕袭(迂回突袭敌人)
surround; encircle; revolve around;
4.迂回绕过。
一边是陡山,一边是深峪,更无别处好绕。
绕弯(波折);绕过暗礁;绕袭(绕道袭击)
bypass;
5.逃避…力量,规避 。
你必须明确回答,想绕是绕不过去的。
get around;
6.使模糊 。
你的话把他绕住了。
confuse;
7.纠缠(如事情或问题)。
我看昨天晚上你是有点绕住了;遇上急事,谁也保不住迷头。
be in a trangle;
8.弯曲。
眉连娟以增绕兮,目流睇而横波。
bend;
外语翻译
- entwine; wind around; surround
- aufrollen (V), blasen, drehen (V), schlingen (V), umgehen (V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而沼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爾紹切,𡘋音擾。《說文》:纏也。《干祿字書》:遶,通繞。
义又,姓。《左傳・文十三年》:繞朝贈之策。【註】繞朝,秦大夫。
又,《集韻》:人要切,音蟯 —— 撓,或作繞。
注解
〔繞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繞〕字拼音是r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堯。
〔繞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rào] ⑴ 见“绕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而沼切頁碼第433頁,第13字續丁孫
繞
纏也。从糸堯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而沼切頁碼第1029頁,第1行,第1字述
纏也。從糸堯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而沼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2585頁,第6字許惟賢第1125頁,第8字
纏也。从糸。堯聲。
段注而沼切。二部。
白话解释
绕,裹缠。字形采用“糸”作边旁,采用“尧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糸、堯聲。從「糸」,指絲繩;「堯」表示音讀。楷書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