𠒍
儿部9画半包围结构U+2048D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𠒍
◎同“臾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字彙補》:雲俱切,音于。《說文長箋》:須𠒍之𠒍,从申、从乙。今作臾,乃古蕢字。
注解
〔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儿部。
〔𠒍〕字拼音是yú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𦥔、㇈、;、臼、𰀫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羊朱切頁碼第493頁,第9字續丁孫
𠒍
異體臾、㬰
束縛捽抴爲臾。从𦥔从乙。
鉉注臣鉉等曰:乙,屈也。
附注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臾从人、臼,象兩手捽抴一人之形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八反切羊朱反頁碼第1149頁,第1行,第1字述
束縛捽抴爲臾。從申,從乙。
鍇注臣鍇曰:「申,束縛也;乙,屈也。會意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下反切羊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2985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95頁,第4字
束縛捽抴爲臾曳。
段注束,縛也。縛,束也。捽,持頭髮也。抴,捈也。捈,臥引也。曳字各本無。今補。束縛而牽引之謂之臾曳。凡史偁瘐死獄中皆當作此字。臾曳者,臾之本義。《周禮》臾弓。往體多。來體寡。往多,殆卽牽引之意與。凡云須臾者,殆方語如是。不關本義。
从申。从乙。
段注乙象艸木冤曲。从申从乙者,引之又冤曲之也。羊朱切。古音在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