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碫的意思解释

石部14画左右结构U+78AB

石部

14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DWDC 86,DTHC 98

MRHJE

GNCQ

17647

U+78AB

13251321113554 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撇、竖、横、横、提、撇、横折折/横折弯、横撇/横钩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磨刀石;也泛指石头:“兵之所加,如以~投卵者,虚实是也。”

磨砺:“耕者~乃锄,樵者砺乃斧。”

锻打用的石砧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锻铁用的砧石。

,厉石也。 《说文》,砺也。坚石可为椎物之椹质者。 《广雅 · 释器》

anvil;

2.泛指石块。

如以投卵。 《孙子 · 势篇》

ston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磨刀石。

《广韵 · 去声 · 换韵》:“碫,砺石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《书》打铁用的砧石。泛指石头。

兵之所加,如以碫投卵者,虚实是也(《孙子‧势》)。

2.《书》磨刀石。

3.《书》磨砺。

耕者碫乃锄,樵者砺乃斧(清‧程含章《海安城谕父老》)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ierre à gros grains (utilisée pour aiguiser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石部 )

廣韻》:丁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都玩切 —— 同「鍛」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殳部段註椎物也,金部鍛註小冶也,意實相足。詩・大雅》:取厲取鍛。毛傳》云鍛,石也;《鄭箋》云鍛,石所以爲鍛質也 —— 言取鍛厲斧斤之石。陸德明《音義》則云:本又作碫。是碫與鍛通用無疑。正字通》因《說文》石部有碬無碫,必欲以碬爲碫字之譌,且斥《正韻》碫同鍛爲誤,非也。

注解

〔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

〔碫〕字拼音是d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段

〔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uàn] ⑴ 磨刀石;也泛指石头:“兵之所加,如以~投卵者,虚实是也。”⑵ 磨砺:“耕者~乃锄,樵者砺乃斧。”⑶ 锻打用的石砧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九下反切乎加切、都亂切頁碼312頁,第6

碬厲石也。从石叚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鄭公孫碬字子石。」

附注段玉裁本作:「碫,碫石也。从石、段,段亦聲。」並注:「今依《詩》釋文及《玉篇》正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八反切痕加反頁碼775頁,第5行,第1

碬礪石也。從石段聲。《春秋》曰:「鄭公孫碬,字子石。」

鍇注臣鍇按:木華《海賦》:「碬石詭光。」是碫石文也。今《春秋左傳》書公孫碫作公孫段,誤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九下反切丁亂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1795頁,第5許惟賢785頁,第6

碫碫石也。

段注碫篆舊作碬。《九經字樣》所引《說文》巳然。今依〈詩〉《釋文》及《玉篇》正。碫石本作厲石。自〈詩〉《釋文》所引巳然。今正。《大雅》。取厲取碫。今本作取鍛。當依《釋文》本又作碫。《毛傳》曰:碫(逗),碫石也(今本奪一字)。箋云:碫石(此釋傳),所以爲鍛質也。箋意此石可爲椎叚之椹質。是則碫石者,石名。椎段字今多用鍛。古衹作段。𦒱工段氏爲鎛噐,《禮經》段脩,字皆作段是也。段與厲絕然二事。碫石,厲石必是二物。尚書《粊誓》。段乃戈矛。厲乃鋒刃。段之欲其質之堅也。厲之欲其刃之利也。詩。取厲取鍛。亦明明分別言之。《毛傳》亦旣確指云碫石矣。豈許君於此乃忽溷淆之,訓碫爲厲石乎。揆厥所由。由許依傳云碫石也三字爲句。而刪複字者乃妄改爲厲字。猶上礜篆下本云礜石也。而刪複字者妄改爲毒石。夫碫豈可爲厲,礜豈可槪以毒哉。大抵淺人於複字之不可刪者,或刪或改。刪之則如巂周之去巂,離黃之去離。改之則如碫石之改爲厲石,䭫首頓首之改爲下首。知刪者難。知改者尢難。或問《廣雅》何以云碫礪也。曰此自《廣雅》之誤。《廣雅》之例。每合異類之相近者爲一。此則異類而迥別者也。又按上文云:磏,礪石。赤色。據《淮南》注。礛讀廉氏之廉。《淮南》礛諸,許作厱諸。然則磏卽厱礛,三字一也。以馬赤白色曰騢,玉小赤曰瑕,《海賦》瑕石詭暉,《蜀都賦・吳都賦》皆有瑕英,《江賦》壁立赮駮言之。則厲石赤色名碬宜矣。磏篆恐當爲碬篆。古本碬碬皆有而致舛譌。如《鼎部》之𠕪鼏二篆,《衣部》之袗袀二篆,皆以形似致合爲一字。又按椎段,古衹用段不用鍛。鍛者,小冶也。凡用鍛爲椎段者,非古。詩之碫石,《鄭箋》謂可爲段質。許意不如是。許謂此石可段物。故引鄭公孫段字子石。古今物不同。今之無碫石,猶之無砭,砮矣。

从石段。段亦聲。

段注各本作从石叚聲四字。今正。會意兼形聲也。《殳部》曰:段,椎物也。丁亂切。故爲會意。碫都亂切。十四部。

《春秋傳》,

段注舊有曰字。今刪正。

鄭公孫段字子石。

段注段各本作碬。乎加切。繆甚矣。而改爲碫字者,恐亦尚未是。葢此引經說字之例。舉公孫段字子石,以證碫之从段石會意也。《春秋傳》多古文。段者,碫之古文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