𩴓
鬼部20画半包围结构U+29D13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𩴓
◎同“傩”。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諾何切;《集韻》:囊何切,𡘋音那。《說文》:見鬼驚詞。《玉篇》:驚敺疫癘之鬼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尼交切,音鐃。又,乃旦切,音難。又,乃箇切,音那 —— 義𡘋同。
注解
〔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鬼部。
〔𩴓〕字拼音是nuó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鬼、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諾何切頁碼第303頁,第21字續丁孫
𩴴
異體𩴓、𩴗
見鬼驚詞。从鬼,𩁘省聲。讀若《詩》「受福不儺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奴何反頁碼第755頁,第6行,第2字述
見鬼驚詞。從鬼,難省聲。讀若《詩》「受福不儺」。
鍇注臣鍇按:歲終大儺,侲子口呼𩴴𩴴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諾何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1742頁,第2字許惟賢第761頁,第9字
見鬼驚䛐。
段注見鬼而驚駭。其䛐曰𩴓也。𩴓爲奈何之合聲。凡驚䛐曰那者,卽𩴓字。如公是韓伯休那是也。《左傳》棄甲則那,亦是奈何之合聲。
从鬼。難省聲。讀若詩受福不儺。
段注《小雅・桑扈》。受福不那。傳曰:那,多也。此作不儺。疑字之誤。或是三家詩。諾何切。十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