贍
国语辞典解释
贍赡
shàn详细解释
动
1.供给、供养。
《晋书 · 卷九四 · 陶潜传》:“至于酒米,乏绝,亦时相赡。”唐 · 裴守真《请重耕织表》:“一夫之耕,才兼数口;一妇之织,不赡一家。”
2.满足。
北齐 · 颜之推《颜氏家训 · 治家》:“率能躬俭节用以赡衣食。”
3.补助、救济。
《史记 · 卷三二 · 齐太公世家》:“设轻重鱼盐之利,以赡贫穷。”《隋书 · 卷七〇 · 李密传》:“乃散家产,赒赡亲故。”
形
1.充足、富足。
《墨子 · 节葬下》:“亦有力不足、财不赡、智不智,然后已矣。”《后汉书 · 卷一五 · 李通等传 · 赞曰》:“李邓豪赡,舍家从谶。”
2.文辞广博华丽。
《后汉书 · 卷四〇 · 班彪传 · 论曰》:“迁文直而事核,固文赡而事详。”
外语翻译
- support, aid; to be sufficient; rich, elegant
- fördern, stützen , vorsehen
- raffiné, riche, adéquat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時豔切;《正韻》:舒贍切,𡘋苫去聲。《說文》:給也。《玉篇》:周也、假助也。《孟子》:此惟救死而恐不贍。【趙岐註】恐凍餓而不給。
义又,《後漢・李王鄧來傳贊》:李鄧豪贍。【註】鄧晨代以吏二千石爲豪,李通家富爲贍也。又,〈班固傳論〉:固文贍而事詳。
义又,與澹同。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漉沈贍葘。【註】《索隱》曰:《漢書》作灑沈澹灾。澹,安也。又,《前漢・食貨志》:猶未足以澹其欲也。【註】師古曰:澹,古通贍。《集韻》:贍,或作𩟋,亦作儋。
注解
〔贍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贍〕字拼音是s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貝、詹。
〔贍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àn] ⑴ 见“赡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時豔切頁碼第206頁,第9字續丁孫
贍
給也。从貝詹聲。
白话解释
赡,提供生活费。字形采用“贝”作边旁,“詹”作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