𧪰
言部17画上下结构U+27AB0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子邪切;《集韻》:咨邪切 —— 𡘋嗟本字。《說文》:咨也。一曰痛惜也。《玉篇》:憂歎辭也。
义《說文》本作𧬑,或省作𧬑,《集韻》亦書作𧪘,俗省作𧨁。
注解
〔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上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𧪰〕字拼音是jiē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差、言。
〔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ē] ⑴ 同“嗟”。《集韻•麻韻》:“𧪰,《説文》:‘咨也。一曰痛惜。’或作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子邪切頁碼第75頁,第5字續丁孫
𧭨
異體𧪰、𧫯、𧭯、𧪘
咨也。一曰痛惜也。从言𢀩聲。
附注《集韻・麻韻》:「𧪰,《說文》:『咨也。一曰痛惜。』或作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五反切走嗟反頁碼第211頁,第7行,第1字述
咨也。從言差聲。一曰痛惜。
鍇注臣鍇曰:「今俗從口作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三上反切子邪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396頁,第3字許惟賢第178頁,第9字
嗞也。
段注《口部》曰:嗞,𦎍也。此云𦎍,嗞也。是爲異部互訓。各本改作咨者,淺人爲之耳。謀事曰咨。義不相涉。
从言。𢀩聲。
段注子邪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一曰痛惜。
段注此與嗞𦎍義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