檟
国语辞典解释
檟槚
jiǎ详细解释
名
1.古书上指一种茶或茶树。
《尔雅 · 释木》:“槚,苦荼。”晋 · 郭璞 · 注:“树小如栀子,冬生叶,可煮作羹饮,今呼早采者为荼,晚取者为茗。一名荈,蜀人名之苦荼。”
2.植物名。落叶乔木。干高三丈许,材质密致,古人常用以做棺椁。且树龄久,故或与松并称为“松槚”。
两岸词典解释
外语翻译
- small evergreen shrub
- catalpa, théier, Thea sinensi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古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舉下切,𡘋音賈。《說文》:楸也。《左傳・哀十一年》:伍員曰:樹吾墓檟。
义又,《左傳・襄三年》穆姜使擇美檟,《爾雅疏》引作榎;又,《左傳》註引榎作檟。
义又,《爾雅・釋木》:檟,苦荼。【註】樹小,似梔子,冬生,葉可煑作羹飮。今呼早采者爲茶,晚取者爲茗。一名荈。
注解
〔檟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檟〕字拼音是jiǎ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賈。
〔檟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iǎ] ⑴ 楸樹的別稱。⑵ 茶樹的古稱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雅切頁碼第181頁,第10字續丁孫
檟
楸也。从木賈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樹六檟於蒲圃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一反切格雅反頁碼第447頁,第6行,第2字述
楸也。從木賈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樹六檟於蒲圃。」
鍇注臣鍇按:《爾雅》:「楸小而皵曰檟。」伍員曰:「樹吾墓檟。」檟,可材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上反切古雅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965頁,第1字許惟賢第426頁,第2字
楸也。
段注《釋木》。槐小葉曰榎。郭云:槐當爲楸。楸細葉者爲榎。又大而皵,楸。小而皵,榎。郭云:老乃皮粗皵爲楸。小而皮粗皵者爲榎。又槄,山榎。郭云:今之山楸。按榎者檟之或字。《左傳》、《孟子》作檟。《爾雅》別言之。許渾言之。
從木。賈聲。
段注古雅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樹六檟於蒲圃。
段注見《左傳》襄四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