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椶的意思解释

木部13画左右结构U+6936

木部

13画

9画

左右结构

SQBT 86,SRBT 98

DUCE

FOOR

42947

U+6936

1234345234354 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点、竖折/竖弯、竖、撇、点、撇、横撇/横钩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木名。即棕榈。《説文•木部》:“椶,栟櫚也,可作萆。”《山海經•西山經》:“又西六十里,曰石脆之山,其木多椶柟”

越南字释义

同“𣙩”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palm tre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唐韻》:子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祖叢切;《正韻》:祖東切,𡘋音騣。石鼓文》作𣞡,俗作棕。說文》:栟櫚也,可作萆。張揖曰:本高一二丈,旁無枝,葉如車輪,皆萃于木杪;其下有皮,重疉裹之,每皮一匝爲一節;花黃白,結實作房,如魚子狀。山海經》:石脃之上,其木多椶。玉篇》:椶櫚,一名蒲葵。

又,椶竹,亦竹類。益部方物記》:有皮無枝,實中而榦。

又,崖椶,草名。蘇頌《圖經》:狀似椶,有葉無花,采根治勞傷,效。俗作㯶,非。

注解

〔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椶〕字拼音是zō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㚇

〔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ōng] ⑴ 木名。即棕榈。《説文•木部》:“椶,栟櫚也,可作萆。”《山海經•西山經》:“又西六十里,曰石脆之山,其木多椶柟”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子紅切頁碼181頁,第9

異體

椶栟櫚也。可作萆。从木㚇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子紅反頁碼447頁,第6行,第1

椶栟櫚也,可作萆也。從木㚇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萆音闢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子紅切古音第九部頁碼964頁,第2許惟賢425頁,第8

椶栟櫚也。

段注互訓也。《蜀都賦》椶枒楔樅。四木名也。

從木。㚇聲。

段注子紅切。九部。按椶與《召南》之緫音義略同。毛曰:緫,數也。數讀數罟之數。

可作萆。

段注《艸部》曰:萆,雨衣。一名衰衣。按可作萆之文,不系於栟下而系椶下者。此樹有葉無枝。其皮曰椶。可爲衰。故不系栟下也。椶本皮名。因以爲樹名。故栟閭與椶得互訓也。張揖注《上林賦》曰:并閭,椶也。皮可以爲索。今之椶繩也。《玉篇》云:椶櫚一名蒲葵。今按南方艸木狀云:蒲葵如栟櫚而柔薄。可爲簦笠。出龍川。是蒲葵與椶樹各物也。謝安之蒲葵扇,今江蘇所謂芭蕉扇也。椶葉縷析。不似蒲葵葉成片可爲笠與扇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