籰
⺮部26画上下结构U+7C70
意思解释
籰
yuè基本解释
◎古同“篗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〈方〉∶籰子,绕丝、纱、线等的工具 。
籰子(亦作“籰子”。绕丝、线的工具;也指放风筝用的线车子)
tool for holding silk, yarn,thread,etc.;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王縛切;《韻會》:越縛切;《正韻》:烏郭切,𡘋音貜 —— 絡絲具。本作篗,今作籰,又作䈅。
又,《類篇》:越逼切 —— 竹叢生。
注解
〔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籰〕字拼音是yuè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矍。
〔籰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uè] ⑴ 古同“篗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王縛切頁碼第142頁,第33字續丁孫
籆
異體篗、籰
收絲者也。从竹蒦聲。
𧤽
籆或从𧢲从閒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九反切王若反頁碼第365頁,第3行,第2字述
收絲者也。從竹蒦聲。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365頁,第4行,第1字述
籆或從角、閒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五上反切王縛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763頁,第2字許惟賢第340頁,第5字
所㠯收絲者也。
段注所㠯二字今補。《方言》曰:籆,榬也。兖豫河濟之閒謂之榬。郭云:所以絡絲也。音爰。按今俗謂之籆車。于縛切。字亦作籰。
从竹。蒦聲。
段注王縛切。五部。
籆或从角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