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𧺆的意思解释

𧺆

丿部7画上下结构U+27E86

丿部

7画

1画

上下结构

TDHU

HKYO

MGII

U+27E86

31342134

意思解释


𧺆

zǒu

基本解释

同“走”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酉集中 部首:走部 )

說文》走作𧺆

注解

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走部

𧺆〕字拼音是zǒ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夭、龰

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ǒu] ⑴ 同“走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二上反切子苟切頁碼46頁,第12

𣥚

異體𧺆𡗱、走

𣥚趨也。从夭、止。夭止者,屈也。凡走之屬皆从𧺆

鉉注徐鍇曰:「走則足屈,故从夭。」

附注饒炯部首訂:「古文以止為足。『夭』下說『屈也』。凡人舉步則足屈,走者行之疾,其足愈屈,故从夭止會意。」林義光《文源》:「(古文)象人走搖兩手形。从止,止象其足。」
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『夭』字,象人揮動兩手跑步之形。金文或加義符『止』、『辵』、『彳』,或重『夭』形。」

蔣注案:夭,或當作犬:上一部首爲哭从犬,古文亦从犬,字形字義亦相合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三反切則口反頁碼139頁,第1行,第1

𣥚趨也。從夭、止。夭止者,屈也。凡𧺆之屬,皆從𧺆

鍇注臣鍇曰:「止,則趾也;趾,足也。《春秋左傳》曰:『君親舉玉趾。』走則足屈,故從夭、止。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二上反切子苟切古音第四部頁碼251頁,第1許惟賢111頁,第3

𣥚趨也。

段注《釋名》曰:徐行曰步。疾行曰趨。疾趨曰走。此析言之。許渾言不別也。今俗謂走徐,趨疾者,非。

从夭止。夭者,屈也。

段注依《韵會》訂。夭部曰:夭,屈也。《止部》曰:止爲足。从夭止者,安步則足胻較直。趨則屈多。子苟切。四部。《大雅》假本奏爲奔走。

凡走之屬皆从走。

白话解释

走,小跑。字形采用“夭、止”会义。字形采用“夭、止”会义,表示小跑时人必须收腹弯腰屈背。所有与走相关的字,都采用“走” 作边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之,像人擺動雙臂跑步的樣子,屬象形。金文或加,以作的形符,而原作跑步的成了兼義的聲符,衍化為形聲。戰國文字之,承自金文第一例。篆文之,因襲戰國文字之形,顯而可見。字經隸書,變體作,頗失其形,楷書之形沿自隸書第二例,也就不易瞭解其原形了。自金文以下至楷書之形,在六書中都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