綝
糹部14画左右结构U+7D9D
意思解释
外语翻译
- to stop; adjusted, in ord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丑林切;《集韻》:痴林切;《正韻》:丑森切,𡘋音琛。《說文》:止也。《玉篇》:善也。
又,《集韻》:疏簪切,音森。《類篇》:襂,或作綝。襂纚,衣裳毛羽垂貌。《楚辭・九懷》:舒佩兮綝纚。
注解
〔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lín、chē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林,五行属金。
〔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lín] ⑴ 〔~纚〕(佩物等)下垂的样子,如“冠其映盖兮,嵒嵒珮~~以煇煌。”㈡ [chēn] ⑴ 止。⑵ 良善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丑林切頁碼第433頁,第27字續丁孫
綝
止也。从糸林聲。讀若郴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丑林切頁碼第1029頁,第6行,第1字述
止也。從糸林聲。讀若郴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丑林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588頁,第3字許惟賢第1126頁,第12字
止也。
段注葢古以綝爲禁字。《釋詁》曰:綝,善也。
从糸。林聲。讀若郴。
段注丑林切。七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