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祆的意思解释

礻部8画左右结构U+7946

礻部

8画

4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PYGD

IFMK

WSAG

31284

4360

7676

U+7946

45241134 点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点、横、横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〔~教〕拜火教,波斯人琐罗亚斯特所创立,崇拜火,今印度、伊朗还有信徒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祆教,拜火教 。波斯人琐罗亚斯特所创立,崇拜火,南北朝时传入中国。今印度、伊朗还有信徒。

,故神也。 《说文新附》

袄庙(拜火教的庙宇);祆祠(祆教祭祀火神的寺院)

Zoroastrianism;

2.关中称天为祆。

,关中谓天为 《集韵》

sky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参见“祆教”条。

2.鬼异怪诞的事。

《汉书 · 卷二二 · 礼乐志》:“奸伪不萌,祆孽伏息。”《文选 · 李康 · 运命论》:“幽王之惑褒女也,祆始于夏庭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参见【祆教】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Ormazda, god of the Zoroastrians; extended to god of the Manicheans
  • Ormazda, Ormuzd, Ahura Mazda, Licht-und Schöpfer-Gott der Feueranbeter (Parsismus , Zoroastrismus)​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午集下 部首:示部 )

廣韻》:呼烟切,音詽。說文》:關中謂天爲祆。

又,《集韻》:他年切,音天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𡘋馨烟切,音暄。正韻》:虛延切,音軒 —— 義𡘋同。

又,官名。唐官品有祆正。

注解

〔祆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示部

〔祆〕字拼音是xiā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礻、天,五行属

〔祆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ān] ⑴ 〔~教〕拜火教,波斯人琐罗亚斯特所创立,崇拜火,今印度、伊朗还有信徒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一上反切火千切頁碼5頁,第9

祆胡神也。从示天聲。

附注徐鍇繫傳:「祆,胡神也。從示,從天。」王玉樹拈字:「祆本番俗所事天神,後人因涉神加示耳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一反切火千切頁碼36頁,第6行,第2

祆胡神也。從示,從天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一上反切………古音第-部頁碼第33頁,第-許惟賢第13頁,第-

◆ 文六十三。重十三。

段注六十三,鍇本作六十五。禫下有禰、𥛜二字,云:禰,秋畋也,从示爾聲。𥛜,祝也,从示虘聲。卽《犬部》之𤣔,《言部》之詛也。用此知《說文》多爲淺人增竄,部末凡數多非原文。《示部》鉉六十三,鍇六十五,可證。又鉉新附有禰、祧、祆、祚四字。禰訓親廟,泥米切,據《五經文字・序》,若祧禰逍遥之類,《說文》漏略,今得之於《字林》。禰廟之字,許意葢欲以爾、邇槩之。《周禮》故書祧作濯,鄭司農濯讀爲祧。或許君意在別裁,謂祧字不古,當從故書。祆則後人杜𢰅,祚則胙之俗也。然則今可用乎,曰祆於經無所用之,祚則用胙,祧則鄭時《禮經》固爾,呂忱已補入《字林》。禰字自今文《堯典》早有此字,何休云:父死稱考,入廟稱禰。舊說云雖入廟而猶冣近於己,故从示㫄爾。行之久遠,安可不用也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