靥
面部15画半包围结构U+9765
意思解释
靥靨
yè基本解释
①酒窝儿,嘴两旁的小圆窝儿。笑~。酒~。
②〔~~〕星光渐微渐隐的样子。
③旧指女子在面部点搽妆饰:“宫人正~黄”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面,厌声。本义:面颊上的微涡。
2.同本义。
态生两靥之愁,娇袭一身之病。
酒靥;笑靥;靥脯(颊边的酒窝)
dimple;
3.妇女面颊上所涂的妆饰 。
靥钿(古代妇女面颊上涂点的饰物)
ornament on the cheek;
外语翻译
- dimples
- kräuseln
- fossett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於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益涉切,𡘋音魘。《說文》:姿也。从面,厭聲。《玉篇》:《淮南子・說林訓》靨輔在頰前則好。〇【按】《淮南子》今本作𩉇䩉。詳䩉字註。《廣韻》:面上靨子。《集韻》:頰輔也。《楚辭・大招》:靨輔奇牙,宜笑嘕只。《集韻》或省作𩉂。
又,《集韻》:於琰切,厭上聲 —— 面黑子。
义又,一曰䩉也。
注解
〔靨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面部。
〔靨〕字拼音是yè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厭、面。
〔靨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è] ⑴ 见“靥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於叶切頁碼第295頁,第7字續丁孫
靨
姿也。从𡇢厭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