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
意思解释
牡
mǔ基本解释
①雄性的鸟或兽,亦指植物的雄株,与“牝”相对。~牛。
②锁匙。~钥。
③丘陵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会意。从牛,土声。甲骨文字形,左为阳性生殖器。本义:雄性的鸟兽。
2.同本义。
牡,畜父也。 駉駉牡马。 雉鸣求其牡。
male animal;
3.男性生殖器。
男露其牡,女张其牝。
pennis;
4.古代锁器的一部分,相当于后来的锁簧;门闩 。
牡飞(门闩自行脱落。古谓内乱之征兆);牡龠(门闩;锁钥)
lock;
形容词
◎雄性的,在生殖过程中起授精作用从而生育下一代的生物。
牡麻者,枲麻也。 阳奇为牡。 丘陵为牡。
牡鸡;牡牝(雄性和雌性);牡麻(大麻的雄株)
male;
国语辞典解释
牡
mǔ详细解释
名
1.雄性的鸟兽。
《集韵 · 上声 · 姥韵》:“牡,雄禽曰牡。”《诗经 · 小雅 · 信南山》:“祭以清酒,从以骍牡,享于祖考。”《论语 · 尧曰》:“予小子履敢用玄牡,敢昭告于皇皇后帝。”
2.古代锁器的一部分。
明 · 张自烈《正字通 · 牛部》:“牡,门关键。”《汉书 · 卷二七 · 五行志中之上》:“成帝元延元年正月,长安章城门门牡自亡,函谷关次门牡亦自亡。”
外语翻译
- male of animals; bolt of door
- männlich (Zool)
- mâl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莫后切,音母。《說文》:畜父也。从牛,土聲。《詩・邶風》:雉鳴求其牡。【傳】飛曰雌雄,走曰牝牡。【箋】喩人所求非所求。【疏】雌雉鳴也,乃鳴求其走獸之牡,非其道。
义又,《禮・檀弓》:牡麻絰。《儀禮・喪服傳》:牡麻者,枲麻也。
义又,《前漢・郊祀志》:以牡荆畫幡日月北斗登龍。【註】李奇曰:以牡荆作幡柄也。如淳曰:牡荆,荆之無子者。晉灼曰:牡,節閒不相當也,月暈刻之爲券,以畏病者。
义又,《前漢・天文志》:長安章城門,門牡自亡。【註】師古曰:牡,所以下閉者也,以鐵爲之。
义又,牡丘,地名。《春秋・僖十五年》:盟于牡丘。
义又,山名。《山海經》:牡山多文石。
又,《集韻》:滿補切,音姥 —— 禽雄曰牡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𤚴。
注解
〔牡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巳集下,康熙部首是牛部。
〔牡〕字拼音是m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牜、土,五行属土。
〔牡〕字造字法是会意。从牛,土声。甲骨文字形,左为阳性生殖器。本义是雄性的鸟兽。
〔牡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mǔ] ⑴ 雄性的鸟或兽,亦指植物的雄株,与“牝”相对⑵ 锁匙⑶ 丘陵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莫厚切頁碼第37頁,第4字續丁孫
牡
畜父也。从牛土聲。
附注按:郭沫若《甲骨文字研究》謂牡字卜辭從丄,乃牡器之象形。
附注《說文新證》:「甲骨文从牛从土,或从羊、鹿、豕;金文或从馬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三反切莫厚反頁碼第117頁,第5行,第1字述
畜父也。從牛土聲。
鍇注臣鍇按:解經傳者多言飛者曰雌雄,走者曰牝牡,以字體言之則然。然據《爾雅・釋鳥》:鷯鶉其雄鶛牝庳。《春秋左傳》云:龍一雌死至於草木,無足。致義則云牝麻、牡荊,未嘗言雌雄。若春秋諸例,諸侯當戰而死曰滅,大夫生死皆曰獲,至於傳文未嘗拘於是。由此而論,則自非國家著法寓事之名。制通於萬民,制可爲國經者,其外亦各隨事分例,不滯而拘執,雌雄牝牡之類不可一槩而不分,又不得偏滯而拘執,君子所以貴夫通儒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上反切莫厚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200頁,第1字許惟賢第88頁,第5字
畜父也。从牛。土聲。
段注按土聲,求之㬪韵雙聲皆非是。葢當是从土。取土爲水牡之意。或曰:土當作士。士者夫也。之韵尤韵合音冣近。从士則爲會意兼形聲。莫厚切。古音在三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