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杜的意思解释

木部7画左右结构U+675C

木部

7画

3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SFG

DG

FBVV

44910

2629

2237

U+675C

1234121 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竖、横

𡍨𢾅𥀁

的组词

意思解释


基本解释

落叶乔木,果实圆而小,味涩可食,俗称“杜梨”,亦称“甘棠”、“棠梨”。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。

阻塞( sè ),堵塞( sè )~绝。~塞( sè )。~门谢客,防微~渐。

〔~撰〕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。

姓。~康(相传最早发明酿酒的人,文学作品中借指酒)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木,土声。本义:杜梨,棠梨,一种木本植物。

2.同本义。

,甘棠也。 《说文》。按:“牡曰棠,牝曰杜。”树大者插五枝。 《齐民要术》

birch-leaf pear;

3.姓。

动词

1.堵塞。

,塞也。 《小尔雅 · 广诂》犯令陵政则之。 《周礼 · 大司马》。注:“杜塞使不得与邻国交通。”

杜耳恶闻(塞住耳朵不愿听);杜隔(阻塞隔离);杜闭(堵塞,关闭);杜禁(堵塞)

stop;

2.关门,封闭 。

乃护王。 《书 · 费誓》。注:“闭也。”犯令陵政则之。 《周礼 · 夏官 · 大司马》强公室,私门。 《史记 · 李斯列传》陵怒,谢病免,门竟不朝请。 《汉书 · 王陵传》。 颜师古注:杜,塞也,闭塞其门也。塞隘津。 《汉书 · 叙传》

杜口(闭口不说);杜门却扫(关闭大门,不再打扫庭院路径);杜门晦(屏)迹(关闭大门,隐匿自己的踪迹)

close;

3.杜绝,制止 。

杜心(绝望);杜谏(谏止;制止);杜弊(杜绝作弊);杜弃(拒绝,屏弃);杜遏(禁绝,阻止)

break off;

4.冲击。

水之性,行至曲必留退,满则后推前,地下则平行,地高即控,曲则捣毁,曲激则跃。 《管子 · 度地》

impact;

5.拒绝。

杜黜(排斥,黜退)

refus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植物名。松科冷杉属,常绿大乔木。侧枝轮生,表面著生显著之叶枕。树皮暗灰色。叶深绿,线形,互生,基部粗大,状如吸盘。种子有翅。木材质轻而软,可供用材及造纸原料。

2.姓。如唐代有杜甫、杜牧。

1.堵塞、阻绝。

《战国策 · 秦策一》:“杜左右之口,天下莫之能伉。”《史记 · 卷六八 · 商君传》:“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,君又杀祝懽而黥公孙贾。”

杜塞、杜绝。

2.排斥、拒绝。

《后汉书 · 卷七四上 · 袁绍传》:“今赏加无劳,以携有德;杜黜忠功,以疑众望。”《南史 · 卷五 · 齐废帝郁林王本纪》:“依违杜谏,乃止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详细解释

1.堵塞;阻绝。

杜塞、杜绝。

2.虚构;随意捏造。

杜撰。

3.植物名。常绿大乔木。树皮暗灰色,叶深绿,线形。木材质轻而软,可供建材及造纸原料。

4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stop, prevent; restrict; surname
  • boucher, barr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動五切,音𢾖說文》:甘棠也。牡曰棠,牝曰杜。樊光曰:赤者爲杜,白者爲棠。陸璣《草木疏》:赤棠子澀而酢,無味,木理韌,可作弓幹。與《說文》不同。

又,塞也。書・費誓》:杜乃[⿱艹⿰扌𨾏]。周禮・夏官・大司馬》:犯令凌政則杜之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草》杜榮。【註】似茅,皮可爲索。

又,香草名。屈原〈九歌〉:采芳洲兮杜若。又,繚之兮杜蘅。又,《方言》:東齊謂根爲杜。又,澀也。

又,《本草》:杜仲,藥名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蟲》:杜伯,蝎也。

又,姓。廣韻》:本帝堯劉累之後。出京兆、濮陽、襄陽三望。

又,《集韻》:董五切,音睹 —— 姓也。楚有杜敖。

又,《類篇》:同都切,音徒 —— 亦姓也。晉有杜蒯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辰集中 部首:木部 )

《爾雅・釋蟲》杜伯,蝎也。

謹按所引出博雅非爾雅,爾改博。幷照原文蝎改蠍。

注解

〔杜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

〔杜〕字拼音是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木、土,五行属

〔杜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木,土声。本义是杜梨,棠梨,一种木本植物。

〔杜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ù] ⑴ 落叶乔木,果实圆而小,味涩可食,俗称“杜梨”,亦称“甘棠”、“棠梨”。木材可做扁担或刻图章。⑵ 阻塞( sè ),堵塞( sè )⑶ 〔~撰〕凭自己的意思没有根据地编造。⑷ 姓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徒古切頁碼180頁,第11

杜甘棠也。从木土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十一反切徒土反頁碼444頁,第5行,第1

杜甘棠也。從木土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六上反切徒古切古音第五部頁碼957頁,第3許惟賢422頁,第8

杜甘棠也。

段注《召南》。蔽芾甘棠。毛曰:甘棠,杜也。《釋木》曰:杜,甘棠。本無不合。棠不實。杜實而可食。則謂之甘棠。凡實者皆得謂之杜。則皆得謂之甘棠也。牡棠牝杜,析言之也。杜得偁甘棠,互言之也。《釋木》又曰:杜,赤棠。白者棠。《魏風》傳用之。此以其木色之異異其名。與杜甘棠說異。卽與分牡牝說異。爲許所不取。戴先生曰:《爾雅》謂杜甘曰棠。毛公失其《句讀》。葢依陸璣疏白棠卽甘棠,子美。赤棠卽杜,子澀。爲此說耳。非許意。亦非《爾雅》意也。先生又曰:棃山樆。謂棃山生曰樆。榆白枌。謂榆之白者曰枌。今按《毛傳》云:枌白榆也。誠當於白爲讀。《漢書・音義》云:離山棃也。是《爾雅》當同音義乙其字矣。

从木。土聲。

段注徒古切。五部。借以爲杜塞之杜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