𩊄
革部14画上下结构U+2928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直祐切,音宙。《玉篇》作冑。《廣韻》:兜鍪也。《集韻》:亦書作䩜。
注解
〔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戌集中,康熙部首是革部。
〔𩊄〕字拼音是zhò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革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直又切頁碼第249頁,第8字續丁孫
冑
兜鍪也。从冃由聲。
𩊄
異體䩜
《司馬法》冑从革。
附注按:金文上像盔形,其下「目」表頭形。小篆盔形訛變為「由」,「目」訛變為「月」。今楷化形體與從肉由聲的胄已無別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長宥反頁碼第640頁,第4行,第1字述
兜鍪也。從冃由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胄胤之胄,別從肉作胄。」
反切………頁碼第640頁,第5行,第1字述
《司馬法》胄從革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直又切古音第三部頁碼第1414頁,第2字許惟賢第619頁,第3字
兜鍪也。
段注《𠑹部》兜下曰:兜鍪,首鎧也。按古謂之冑。漢謂之兜鍪。今謂之盔。
从冃。由聲。
段注直又切。三部。
《司馬法》冑从革。
段注《荀卿子》,鹽鐵論,《大玄》皆作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