肒
月部7画左右结构U+8092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胡玩切,音換 —— 搔生創也。《廣韻》:皰肒。《集韻》或作𤴯、𤼐、𪐟。
注解
〔肒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肒〕字拼音是hu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丸。
〔肒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àn] ⑴ 手搔皮肉成疮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胡岸切頁碼第131頁,第18字續丁孫
䏎
異體肒、𦘾
搔生創也。从𠕎丸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戶岸反頁碼第339頁,第5行,第3字述
搔生瘡也。從肉丸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若言體痒頑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胡岸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685頁,第2字許惟賢第305頁,第9字
搔生創也。
段注手搔皮肉成瘡。
从肉。丸聲。
段注胡岸切。十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