邭
阝部7画左右结构U+90A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九遇切;《集韻》:俱遇切,𡘋音屨。《說文》:地名。
又,《廣韻》:權俱切;《集韻》:其俱切,𡘋音衢。《玉篇》:地名。
注解
〔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邭〕字拼音是jù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句、⻏。
〔邭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ù] ⑴ 古地名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其俱切頁碼第211頁,第25字續丁孫
邭
地名。从邑句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群許反頁碼第545頁,第4行,第1字述
地名也。從邑句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其俱切古音第四部頁碼第1194頁,第2字許惟賢第524頁,第4字
地名。
段注《左傳》注多不言名。如《毛傳》云水也,山也,地也,皆是。許君亦不言名。如郣地也,邭地也,以及邑也,國也,皆是。凡言名者,後人所改。
从邑。句聲。
段注其俱切。四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