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妹的意思解释

女部8画左右结构U+59B9

女部

8画

5画

左右结构

VFIY 86,VFY 98

VJD

ZMBK

45490

1188

3535

U+59B9

53111234 撇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撇、捺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mèi

基本解释

称同父母(或只同父、只同母)而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。~~。兄~。弟~(a。弟弟和妹妹的合称;b。俗称弟妇)。~夫。

对比自己年纪小的同辈女性的称呼。表~。师~。世~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1.形声。从女,未声。本义:妹妹。

2.称同父母或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。

,女弟也。 《说文》及姑姊 《左传 · 襄公十二年》者,少女之称也。 《易 · 归妹》注东宫之,邢侯之姨。 《诗 · 卫风 · 硕人》

妹妹;妹丈(妹妹的丈夫);妹婿(妹夫)

younger sister;

3.称亲戚中同辈(或为表示亲善对非亲戚中同辈)年纪比自己小的女子 。

表妹;挑花妹。

sister;

4.古邑 。在今河南省淇县。

Mei city;

形容词

通“昧”。昏暗不明 而弃妹之者,不仁也。——《庄子·天道》

obscure;

国语辞典解释


mèi

详细解释

1.称谓:(1) 对同父母所生而比自己年幼的女子的称呼。

么妹、姊妹、兄妹。南朝梁 · 无名氏《木兰诗》二首之一: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。(2) 对同辈中较年幼的女子的称呼。如:表妹、堂妹。

2.女子对同辈的自谦之词。

小妹我年幼无知,请多多指教。

3.泛指少女。

《西游记 · 第九五回》:“这宝幢下乃月宫太阴星君,两边的仙妹是月里嫦娥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mèi

详细解释

1.称谓:

2.(1)同父母所生比自己年幼的女子。

兄妹、姐妹、么妹。

3.(2)同辈亲戚中比自己年幼的女子。

表妹、堂妹。

4.女子对同辈的自谦之词。

小妹我初入社会,请多指教。

5.泛称年轻女子。

打工妹。

6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younger sister
  • jüngere Schwester
  • soeur cadett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下 部首:女部 )

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莫佩切,音昧。說文》:女弟也。詩・大雅》:俔天之妹。〈衞風〉:東宮之妹。

又,同母異父曰外妹。左傳・成十一年》:聲伯嫁其外妹于施孝叔。

又,《易・說卦》:上震下兌,歸妹。〈雜卦〉:歸妹,女之終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莫貝切,音眛 —— 義同。

又,地名。書・酒誥》:明大命于妹邦。

又,國名。汲冢《周書》:姑妹珍。【註】姑妹國,後屬越。

注解

〔妹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

〔妹〕字拼音是mè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未,五行属

〔妹〕字造字法是形声。从女,未声。本义是妹妹。

〔妹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mèi] ⑴ 称同父母(或只同父、只同母)而比自己年纪小的女子⑵ 对比自己年纪小的同辈女性的称呼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莫佩切頁碼412頁,第23

妹女弟也。从女未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莫隊反頁碼987頁,第2行,第1

妹夫之女弟也。從女未聲。

鍇注臣鍇曰:「曹大家《女誡》所謂『㛮,妹也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莫佩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459頁,第3許惟賢1069頁,第9

妹女弟也。

段注《衞風》。東宮之妹。傳曰:女子後生曰妹。

从女。未聲。

段注莫佩切。十五部。按《釋名》曰:姊,積也。妹,昧也。字當从未。《白虎通》曰:姊者,咨也。妹者,末也。又似从末。

白话解释

妹,同一父母的女孩中比自己年纪小的。字形采用“女”作边旁,采用“未”作声旁。

字形解说

甲骨文從女、未聲,金文、篆文、隸書、楷書,都繼承這樣的結構,沒有改變。字從「女」為義符,表示此字和女子有關;從「未」為聲符,不兼義,依《說文》,「未」字本義為「味也,六月味也」,此義與「妹」無關,沒有兼義的功能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