範
意思解释
範范
fàn基本解释
①古时出行前祭路神的仪节。《説文•車部》:“範,範軷也。”
②铸器物的模型;模子。《集韻•范韻》:“範,模也。”
③用模子制作;铸造。《孔子家語•問禮》:“範金合土,以為臺榭宫室户牖。”
④典范;法则:规范;示范;范本。《爾雅•釋詁上》:“範,常也……法也。”
⑤约束;使合于法。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:“吾為之範我馳驅,終日不獲一。”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聲。从車,笵( fàn )省聲。本義:古代遇大事出車,先輾過祭壇及祭牲的一種祭祀活動,祭路神。
2.同本義。
a ceremony of sacrifice to the Road God;
3.假借爲笵。法則。
範,法也。範,常也。 吾爲之範我馳驅。
範防(防範);範軌(法則,模範)
rule;
4.典範。
宇文新州之懿範。
規範;示範;範軌(模範,法則);範型(典型,範例)
model;
5.模子。
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,仍密佈字印,滿鐵苑爲一板。
鐵範;錢範;銅範;範金合土(用模子澆鑄金屬和泥)
pattern;
動
◎效法;取法 吾爲之範我馳驅,終日不獲。——《孟子·滕文公》 又
範水模山(喻效法模仿他人);範圍(效法)
follow;
国语辞典解释
範范
fàn详细解释
名
1.铸造器物的模型。
《集韵 · 去声 · 范韵》:“范,模也。”宋 · 沈括《梦溪笔谈 · 卷一八 · 技艺》:“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,乃密布字印,满铁范为一板。”
2.法式、法则。
典范、规范。
3.界限。
范围。
4.姓。如汉代有范依。
形
◎可为法式的、可效法的。
范本、范文。
动
◎防止、限制。
防范。
外语翻译
- pattern, model, rule, law
- modèle, gabarit, règle, loi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防鋄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父鋄切;《正韻》:房啖切,𡘋音犯。《廣韻》:法也、式也、模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。【疏】範謂模範。《書・洪範》〔疏〕:武王克殷,訪道于箕子,爲陳天地之大法,敘述其事,乃作〈洪範〉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範,常也。【疏】範者,模法之常也。
义又,姓。漢有範依,宋有範昱。
注解
〔範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上,康熙部首是竹部。
〔範〕字拼音是f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𥫗、𨊠。
〔範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从車,笵( fàn )省聲。本义是古代遇大事出車,先輾過祭壇及祭牲的一種祭祀活動,祭路神。
〔範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fàn] ⑴ 古时出行前祭路神的仪节。《説文•車部》:“範,範軷也。”⑵ 铸器物的模型;模子。《集韻•范韻》:“範,模也。”⑶ 用模子制作;铸造。《孔子家語•問禮》:“範金合土,以為臺榭宫室户牖。”⑷ 典范;法则:规范;示范;范本。《爾雅•釋詁上》:“範,常也……法也。”⑸ 约束;使合于法。《孟子•滕文公下》:“吾為之範我馳驅,終日不獲一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防𡕢切頁碼第476頁,第2字續丁孫
範
範軷也。从車,笵省聲。讀與犯同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七反切浮檻反頁碼第1111頁,第7行,第1字述
範軷也。從車,范省聲。讀與犯同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四上反切防鋄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907頁,第1字許惟賢第1262頁,第3字
範軷也。
段注三字句。其義已見上。故衹云範軷也。
从車。笵省聲。
段注大徐音犯。《廣韵》防鋄切。七部。
讀與犯同。
段注不曰讀若犯而曰與同者,其音義皆取犯。讀若則但言其音而已。按車軓字本作𨊠。从車,㔾聲。鄭說曰:𨊠,法也。輿下三面材。輢式之所尌。持車正也。然則《周易》範圍字當作𨊠。或作笵。而範其叚借字也。《釋文》曰:鄭曰範,法也。馬,王肅,張作犯違。此亦範犯同音通用之證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