䢫
辶部16画半包围结构U+48AB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䢫
◎同“随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隨) to follow; to trace, to submit to; to accord with, to let, to come aft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補遺
义《字彙補》:與隨同。見〈漢劉熊𥓓〉。
注解
〔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補遺・酉集,康熙部首是辵部。
〔䢫〕字拼音是suí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辶、隋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旬爲切頁碼第52頁,第14字續丁孫
䢫
異體隨
从也。从辵,𡐦省聲。
附注徐鍇繫傳:「隨,從也。從辵,隋聲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似吹反頁碼第151頁,第7行,第2字述
從也。從辵隋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旬爲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279頁,第6字許惟賢第125頁,第1字
從也。
段注行可委曲從迹,謂之委隨。
从辵。隋聲。
段注旬爲切。古音在十七部。
白话解释
随,跟从。字形采用“辵”作边旁,省略了“土”的“”作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戰國《睡虎地秦簡》,僅一見。字從辵、隋聲。唯秦簡字通惰,與隨從意無涉。字明確用為隨從意,始於篆文。《說文》:「隨,從也。」段注:「行可委曲從迹,謂之委隨。」隸楷以後字形均承篆文而來,唯辵旁加插於字中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規範字作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