貺
貝部12画左右结构U+8CBA
国语辞典解释
貺贶
kuàng详细解释
动
◎赠、赐与。
《仪礼 · 燕礼》:“君贶寡君多矣。”汉 · 郑玄 · 注:“贶,赐也。”
名
◎敬词。称别人所赠的东西或恩惠。
《左传 · 昭公三年》:“岂惟寡君,举群臣实受其贶。”《晏子春秋 · 内篇 · 问下》:“寡人受贶矣。”
外语翻译
- give, grant, bestow; surname
- verleihe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𧵮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許放切;《正韻》:虛放切,𡘋音况。《說文》:賜也。《廣韻》與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中心貺之。《儀禮・士昏禮》:吾子有惠,貺室某也。
义又,與況通。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遭天地況施。
又,《韻補》叶虛王切,音荒。《左傳・僖十五年》:女承筐,亦無貺也。《楚辭・九章》:荼薺不同畞兮,蘭茝幽而自芳;惟佳人之永都兮,更統世以自貺。
义《類篇》:或从光作𧵦。
注解
〔貺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中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貺〕字拼音是kuà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貝、兄。
〔貺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kuàng] ⑴ 见“贶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許訪切頁碼第206頁,第1字續丁孫
貺
賜也。从貝兄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