𥢔
禾部17画左右结构U+25894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竹角切,音卓。《說文》:特止也。从稽省,卓聲。徐鍇曰:特,止;卓,立也。
又,《集韻》:陟敎切,音𥵙 —— 義同。
义一曰冒也。
义又,《字彙補》:木名。案卓之卓亦借此。
注解
〔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禾部。
〔𥢔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uó、zhà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𥝌、尤、卓、;、𮂱、卓。
〔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uó] ⑴ 卓然特立。《説文•稽部》:“𥢔,特止也。”⑵ 木名。《説文•稽部》:“𥢑,賈侍中説:稽、𥢔、𥢑,三字皆木名。”㈡ [zhào] ⑴ 冒。《集韻•效韻》:“𥢔,冒也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竹角切頁碼第200頁,第10字續丁孫
𥢔
特止也。从𥠻省,㔬聲。
鉉注徐鍇曰:「特止,卓立也。」
附注段玉裁注:「此說形聲包會意;卓者,高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誅角反頁碼第512頁,第6行,第1字述
特止也。從稽省,卓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特止者,卓立也。稽,止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竹角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099頁,第2字許惟賢第485頁,第6字
特止也。
段注鍇曰:特止,卓立也。按如有所立卓爾,當用此字。
从稽省。卓聲。
段注此說形聲包會意。卓者,高也。竹角切。二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