姶
女部9画左右结构U+59F6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古文: 㛕
《廣韻》:烏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遏合切,𡘋音罨 —— 美好也。
义又,女名。《左傳・昭七年》:衞襄公夫人姜氏無子,嬖人婤姶生子曰元。
义又,姓。
又,《集韻》:乙洽切 —— 與潝同,女巧也。
注解
〔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姶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è、yà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合。
〔姶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è] ⑴ 没有声音。⑵ 美好的样子。⑶ 古女子人名用字。⑷ 姓。㈡ [yà] ⑴ 女子灵巧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烏合切頁碼第413頁,第22字續丁孫
姶
女字也。从女合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嬖人婤姶。」一曰無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烏合反頁碼第989頁,第6行,第1字述
女字也。從女合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「嬖人婤姶。」一曰無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烏合切古音第七部頁碼第2468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73頁,第9字
女字也。从女。合聲。
段注烏合切。七部。
《春秋傳》曰:嬖人婤姶。
段注昭公七年《左氏傳》曰:衞襄公夫人姜氏無子。嬖人婤姶生孟縶。
一曰無聲。
段注別一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