硕
意思解释
硕碩
shuò基本解释
①〔~士〕学位名,高于“学士”。
②大。~老。~材。~学(博学,亦指博学的人)。~壮。~果累累(喻巨大的成绩)。~大无朋(形容无比的大)。
详细解释
形容词
1.形声。从页( xié ),石声。页,头。本义:头大。
2.同本义。
硕,头大也。
big-headed;
3.引申为大。
硕鼠硕鼠,无食我黍。 硕果不食。 彼其之子,硕大无朋。
壮硕;肥硕;硕德(大德);硕见(高见);硕大;硕画;硕望;硕量;硕谋(远大的谋略);硕虑(深远的思虑)
big;
4.通“石”。比喻坚固。
孤与将军,恩如骨肉…而忍绝王命,明弃硕交,实为佞人所构会也。
solid;
5.学识渊博、德高望重的。
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,尝趋百里之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。 弱冠游学都下,通儒硕学,必造门质疑。
硕老(年高望重的博学之士);硕彦(品节高尚、学问渊博的名流);硕隽(学识渊博、俊拔出众的人才)
erudite; broad and profound;
外语翻译
- great, eminent; large, big
- groß, riesig (Adj)
- grand, larg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正韻》:常隻切;《韻會》:常亦切,𡘋音石。《爾雅・釋詁》:大也。《易・蹇卦》:往蹇來碩。《詩・衞風》:碩人其頎。又,〈陳風〉:碩大且卷。《左傳・桓六年》博碩肥腯,皆訓大也。
义又,《增韻》:充實也。
义又,與石通。
又,叶常灼切,音杓。《詩・秦風》辰牡孔碩,叶下舍拔則獲。〈小雅〉:既庭且碩,曾孫是若。揚子《太𤣥經》:我心孔碩,乃後有鑠。
注解
〔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。
〔碩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huò、shí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頁。
〔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shí] ⑴ 均见“硕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常隻切頁碼第292頁,第26字續丁孫
碩
頭大也。从𩑋石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七反切神隻反頁碼第731頁,第7行,第2字述
頭大也。從頁石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詩》曰:『碩大且儼。』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上反切常隻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667頁,第5字許惟賢第731頁,第10字
頭大也。
段注引伸爲凡大之偁。《釋詁》、《毛傳》皆曰:碩,大也。𥳑兮傳曰:碩人,大德也。碩與石二字互相借。
从𩑋。石聲。
段注常隻切。古音在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