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囂的意思解释

口部21画上中下结构U+56C2

口部

21画

18画

上中下结构

KKDK

RRMCR

JJJJ

66668

U+56C2

251251132511134251251 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撇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点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𠑪𩫂𩫳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xiāo

基本解释

喧嘩。叫~。喧~。~~(喧嘩聲)。~張(放肆;跋扈)。~謗(為眾人所謗議)。~風。~然。~塵。甚~塵上。

详细解释

1.會意。从㗊,从頁。㗊( jí ),衆口。頁,人頭。表示衆口喧囂。本義:喧譁,聲音響而鬧鬨。

2.同本義。

聲也。氣出頭上。 《說文》禁其門者。 《周禮 · 司武虎》在陳而 《左傳 · 成公十六年》湫隘塵。 《左傳 · 昭公三年》而以金石匏竹之昌大庶爲樂。 《國語 · 楚語》選徒 《詩 · 小雅 · 車攻》,且塵上矣。 《左傳 · 成公十六年》乎東西,隳突乎南北。 唐 · 柳宗元《捕蛇者說》

囂爭(吵鬧;爭奪);囂湫(塵囂淵隘);囂鄙(喧鬧鄙俗);囂號(喧嚷)

noisy; loud;

3.害臊;害羞。

店主起來作揖,說與譚紹聞道喜, 紹聞的耳朵稍都是紅的。 《歧路燈》

feel ashamed;

形容词

1.輕浮;輕薄。

形色然,自矜得遇滋甚。 《三國志》

囂幸(輕怠);囂了頭(薄了面子;擱不住臉)

blatant;

2.飢餓。

農業有廢,百姓然。 《三國志》

囂然(飢餓的樣子)

hungry;

3.囂張;強悍。

秦惡其而坑儒,師吏以重抑之。 《宋訟》

囂然(神態輕狂、高傲的樣子);囂威(指母親對子女兇悍暴虐的態度)

arrogant;

4.悠閒自得。

然而樂世。 《南軒記》

囂人(閒人);囂囂(自得無慾的樣子)

leisurely and carefree;

5.另見 áo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xiāo

详细解释

嘈杂、喧哗。

《左传 · 成公十六年》:“陈不违晦,在陈而嚣。”晋 · 杜预 · 注:“嚣,喧哗也。”

喧嚣、叫嚣、甚嚣尘上。

放肆。

唐 · 柳宗元《憎王孙文 · 序》:“王孙之德躁以嚣,勃诤号呶。”

嚣张。

两岸词典解释


xiāo

详细解释

1.吵杂;喧哗。

叫嚣、喧嚣、甚嚣尘上。

2.放肆;猖狂。

嚣张。

3.姓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be noisy; treat with contempt
  • toben, Geschrei (S)
  • cri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古文: 𠽸

唐韻》:許嬌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虛嬌切;《正韻》:吁嬌切,𡘋音枵。說文》:聲也,气出頭上。从㗊、从頁。頁,首也。玉篇》:喧譁也。集韻》:聲也。左傳・昭三年》:湫隘囂塵。【釋文】囂,許嬌反,一音五高反。詩・小雅》:選徒囂囂。【傳】囂囂,聲也。【釋文】囂,五刀反,亦許驕反。

又,《孟子》:人知之亦囂囂,人不知亦囂囂,〔註〕囂囂,自得無欲之貌。

又,人名。史記・黃帝紀》:嫘祖生二子,其一曰𤣥囂,是爲靑陽。

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𡘋牛刀切,音敖 —— 義同。周禮・秋官》:銜枚氏掌司囂。【註】察囂譁者。【釋文】囂,五羔反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讒口囂囂。【箋】囂囂,衆多貌。【釋文】五刀反,《韓詩》作嗸嗸。前漢・董仲舒傳》:此民之所以囂囂若不足也。【註】師古曰:與嗸同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我卽爾謀,聽我囂囂。【傳】囂囂猶嗸嗸也。【釋文】囂,五刀反。

又,《字彙》:山凹之地曰囂。梁宣帝〈七山寺賦〉:神囂嵒嵒而特立。

又,鳥名。山海經》:梁渠之山有鳥,狀如夸父,四翼,一目,犬尾,名曰囂。

又,獸名。山海經》:羭次之山有獸,狀如禺,長臂善投,名曰囂。

又,水名。山海經》:嶓冢之山,囂水出焉。

又,山名。山海經》:北囂之山無石,其陽多碧,其隂多玉。

又,《集韻》:地名。通作隞敖。詳前嚻字註。〇【按】經傳釋文囂多讀敖,惟〈小雅・車攻〉及《左傳・昭三年》釋文兼敖枵二音。

考證

卷目:考證・丑集上 部首:口部 )

《前漢・董仲舒傳》此民之所以囂囂若不足也。

謹照原文若不足改苦不足。

注解

〔囂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上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囂〕字拼音是xiāo,上中下结构,可拆字为㗊、頁

〔囂〕字造字法是會意。从㗊,从頁。㗊( jí ),衆口。頁,人頭。表示衆口喧囂。本义是喧譁,聲音響而鬧鬨。

〔囂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xiāo] ⑴ 喧嘩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三上反切許嬌切頁碼65頁,第4

異體

囂聲也。气出頭上。从㗊从𩑋𩑋,首也。

𠽸

𠽸囂或省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聲出而气隨之,故从㗊、頁,會意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五反切欣消反頁碼185頁,第7行,第3

𠽸聲也,气出頭上。從㗊、頁,頁亦首也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楚望晉師曰:「甚嚻且塵上矣。」

反切………頁碼186頁,第1行,第1

囂或省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三上反切許嬌切古音第二部頁碼343頁,第4許惟賢155頁,第4

𠽸聲也。

段注《左傳》。湫隘嚻塵。杜曰:嚻,聲也。《廣韵》曰:喧也。

气出頭上。

段注《欠部》曰歊歊气上岀皃。歊與嚻音同義近。《孟子》。人知之亦嚻嚻。人不知亦嚻嚻。言人自得無欲。如气上岀悠閒也。

从㗊頁。

段注聲岀而气隨之。故从㗊頁會意。許嬌切。二部。

頁亦首也。

段注《頁部》曰:頁,頭也。

囂或省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