螝
虫部15画左右结构U+879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胡對切,音潰。《說文》:蠶蛹也。《爾雅・釋蟲》:螝,蛹。【註】卽蠶所變者,一名螝,一名蛹。柳宗元〈天對〉:螝齧已毒,不以外肆。
又,《集韻》:基位切,音媿 —— 義同。
义又,《顏氏家訓》與虺通。詳虺字註。
考證
《爾雅・釋蟲》螝蛹。〔註〕卽蠶所變者。
謹照原文註改疏。
注解
〔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申集中,康熙部首是虫部。
〔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guì、huǐ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虫、鬼。
〔螝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guì] ⑴ 虫蛹。㈡ [huǐ] ⑴ 古同“虺”,蛇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罪切頁碼第441頁,第15字續丁孫
螝
蛹也。从虫鬼聲。讀若潰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胡罪切頁碼第1043頁,第6行,第1字述
蛹也。從虫鬼聲。讀若潰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罪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2654頁,第2字許惟賢第1154頁,第12字
蛹也。
段注見《釋蟲》。顔氏家訓曰:《莊子》螝二首。螝卽古虺字。見《古今字詁》。按《字詁》原文必曰古螝今虺。以許書律之。古字叚借也。
从虫。鬼聲。讀若潰。
段注胡罪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