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擣的意思解释

扌部17画左右结构U+64E3

扌部

17画

14画

左右结构

RFNF

QGNI

DBJD

54041

U+64E3

12112151211251124 横、竖钩、提、横、竖、横、横撇/横钩、横、竖、横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、竖钩、点

𢭏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dǎo

基本解释

舂、撞擊,通“搗”。

衝擊,攻破。批亢~虛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dǎo

详细解释

1.舂、撞击。

捣米、捣药。

2.搥击。

唐 · 韩愈《春雪》诗:“城险疑悬布,砧寒未捣绡。”

3.攻破。

《史记 · 卷六五 · 孙子吴起传》:“批亢捣虚,形格势禁,则自为解耳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dǎo

详细解释

1.(用棍棒等工具)撞击或捶打。

捣米、捣衣。

2.攻打;攻击。∥同“搗”。

捣毁、直捣黄龙。

外语翻译


  • hull; thresh; beat, attack
  • zerstoßen , anregen, bewegen
  • remuer, mixer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卯集中 部首:手部 )

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都晧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覩老切,𡘋音倒。說文》本作𢶈。手椎也。禮・內則》:擣珍取牛羊麋鹿麕之肉,必脄。

一曰築也、敲也、舂也。詩・小雅》:我心憂傷,惄焉如擣。

又,揚子《方言》:依也。【郭璞註】謂可依倚之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陳留切,音稠 —— 聚也。史記・筴傳》:上有擣蓍,下有神【註】擣,古稠字。擣蓍卽藂蓍。〇【按】《字彙》攺从木,入木部檮字,註誤。

或作搗。又,作捯,俗作㨶。

注解

〔擣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卯集中,康熙部首是手部

〔擣〕字拼音是dǎo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扌、壽

〔擣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dǎo] ⑴ 舂、撞擊,通“搗”。⑵ 衝擊,攻破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都皓切頁碼405頁,第28

𢶈

異體

𢶈手推也。一曰築也。从手𠷎聲。

附注邵瑛羣經正字:「今經典『𢶈』作『擣』……此隸變之譌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三反切得早反頁碼973頁,第4行,第2

𢶈手椎也。從手壽聲。一曰築也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二上反切都晧切古音第三部頁碼2419頁,第9許惟賢1052頁,第3

𢶈手椎也。

段注以手爲椎而椎之。

一曰築也。

段注《木部》曰:築,𢶈也。二篆爲轉注。築者必用築。非徒手也。故爲別。

从手。𠷎聲。

段注都晧切。古音在三部。小徐本篆作擣。解云壽聲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