𥈾
目部15画左右结构U+2523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於悅切;《集韻》:一決切,𡘋音抉。《說文》:目深貌。
又,《集韻》:古穴切,音玦 —— 義同。
义《六書總要》:窅,俗作𥈾。《集韻》或作𥄴。
注解
〔𥈾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目部。
〔𥈾〕字拼音是juè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目、窅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於悅切頁碼第106頁,第8字續丁孫
𥈾
目深皃。从目、窅。讀若《易》曰「勿卹」之「卹」。
附注王筠句讀:「當云『窅亦聲』。」朱駿聲《通訓定聲》:「實即『窅』之後出字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七反切幽決反頁碼第278頁,第6行,第2字述
目深皃也。從目、窅。讀若《易》曰:「勿卹」之卹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上反切於恱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530頁,第3字許惟賢第237頁,第12字
目𥥍皃也。从目窅。
段注會意。於恱切。十五部。
讀若易曰勿卹之卹。
段注見夬九二爻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