鄦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义同上(同「𨝬」)。《史記・鄭世家》:鄦公惡鄭于楚。【註】許靈公也。
注解
〔鄦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酉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鄦〕字拼音是xǔ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無、⻏。
〔鄦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xǔ] ⑴ 古同“许”,中国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省许昌县东。⑵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虛呂切頁碼第209頁,第9字續丁孫
𨝬
異體鄦
炎帝太嶽之胤,甫矦所封,在潁川。从邑𣞤聲。讀若許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鄦、許古今字。」按:金文或不從邑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二反切忻巨反頁碼第536頁,第5行,第1字述
炎帝太岳之胤甫侯所封,在潁川。從邑無聲。讀若許。
鍇注臣鍇按:《史記・鄭世家》云:「許公惡鄭伯于楚。」許字作此,無邑,葢諸書假借許字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六下反切虛呂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160頁,第1字許惟賢第511頁,第1字
炎帝大嶽之胤甫矦所封。
段注炎帝神農氏之裔子爲大嶽。詳呂部下。大嶽封於呂。其裔子甫矦又封於鄦。鄦許古今字。《前志》曰:潁川郡,許故國。姜姓。四岳後。大叔所封。大叔,《左傳》隱十一年《正義》作文叔。《說文》敘目云:呂叔作藩。俾矦於許。然則封鄦者文叔,非甫矦也。鄭注呂㓝曰:呂矦受王命入爲三公。引尚書㓝德放云:周穆王以呂矦爲相。古文尚書呂㓝,今文尚書作《甫㓝》。且據《國語》、《毛傳》、《史記》、《潛夫論》諸書。呂甫許皆姜姓封國。詩《王風》申甫許三國竝言。武王旣封文叔於許矣。豈待穆王封甫矦於許。叔重言甫矦所封者,甫矦卽謂呂叔。呂叔卽謂文叔。無二人也。
在潁川。
段注謂鄦在潁川許縣也。潁川郡許,二志同。漢字作許。周時字作𨝬。《史記・鄭世家》。鄦公惡鄭於楚。葢周字之存者。今《春秋經》,傳不作鄦者。或後人改之。或周時巳假借。未可定也。不曰在潁川許縣者。其字異形同音。其地古今一也。今河南許州州東三十里有故許昌城。
从邑。𣞤聲。讀若許。
段注虛呂切。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