驛
意思解释
驛驿
yì基本解释
①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、換馬的地方,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。~站。~館。~丞(掌管驛站的官員)。~吏。
②現為地名用字。龍泉~(在中國四川省)。
③古同“繹”,絡繹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聲。從馬,睪( yì )聲。本義:古代供傳遞公文或傳送消息用的馬。
2.同本義。
驛,置騎也。 即孟子置郵,所謂遽也。馹爲傳車,驛爲馬騎。楚子乘驛。 使驛謁諸王。 後數日驛至。
post horse;
3.驛站。
驛外斷橋邊,寂寞開無主。
驛遞夫馬(驛馬);驛馬星(星相家的迷信說法,若占卜得驛馬星,表示將遠行、赴任、移居);驛吏(管理驛站的官吏);驛亭(古代作爲行旅中途休息住宿的處所);驛書(以驛馬傳送的文書);驛館(旅館,驛舍);驛騎(乘驛馬傳遞文書的使者)
post;
国语辞典解释
驛驿
yì详细解释
名
1.古代供传递公文或官员来往使用的马。
唐 · 白居易《寄隐者》诗:“道逢驰驿者,色有非常惧。”
2.古代供传送公文的人或往来官员换马、暂时休息的地方。
唐 · 岑参《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》诗:“寒驿远如点,边烽互相望。”宋 · 陆游《忆昔》诗:“忆昔轻装万里行,水邮山驿不论程。”
外语翻译
- relay station
- Poststation
- poste, relais de post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羊益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夷益切,𡘋音亦。《玉篇》:譯也、道也。《增韻》:今之遞馬。又,傳舍也。《唐書・劉晏傳》:初,州取富人主郵遞,謂之捉驛。
义又,《正字通》:稱頌人曰驛其聲而吟之。
义又,往來不絕曰駱驛。《後漢・郭伋傳》:駱驛不絕。
义又,落驛。《書・洪範》:乃命卜筮,曰雨、曰霽、曰蒙、曰驛、曰克。【傳】驛,氣落驛不連屬也。
义又,《詩・周頌》:驛驛其達。【註】驛驛,苗生貌。
义又,姓。本作𩦯,俗省作驛。互詳馹字註。
注解
〔驛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上,康熙部首是馬部。
〔驛〕字拼音是y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馬、睪。
〔驛〕字造字法是形聲。從馬,睪( yì )聲。本义是古代供傳遞公文或傳送消息用的馬。
〔驛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yì] ⑴ 舊時供傳遞公文的人中途休息、換馬的地方,亦指供傳遞公文用的馬⑵ 現為地名用字⑶ 古同“繹”,絡繹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羊益切頁碼第325頁,第1字續丁孫
𩦯
異體驛
置騎也。从馬𥇡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九反切移尺反頁碼第799頁,第5行,第1字述
置騎也。從馬睪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上反切羊益切古音第五部頁碼第1871頁,第1字許惟賢第817頁,第6字
置騎也。
段注言騎以別於車也。馹爲傳車。驛爲置騎。二字之別也。《周禮》傳遽注曰:傳遽若今時乘傳騎驛而使者也。葢乘傳謂車。騎驛謂馬。《玉藻》注云:傳遽,以車馬給使者也。車謂傳。馬謂遽。渾言則傳遽無二。析言則傳遽分車馬。亦可證單騎從古而有。非《經典》所無。許傳下云遽也。遽下云傳也。此渾言也。驛下云置騎也。馹下云傳也。此析言也。置騎猶《孟子》言置郵。俗用駱驛。
从馬。睪聲。
段注羊益切。古音在五部。
白话解释
驿,将需要传送的公文放在马车上。字形采用“马”作边旁,“睪”作声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