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坁的意思解释

土部7画左右结构U+5741

土部

7画

4画

左右结构

FQAN

GHVP

BRH

42140

U+5741

1213515 横、竖、提、撇、竖提、横、斜钩

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zhǐ

基本解释

止。

zhì

基本解释

山坡。

国语辞典解释


zhǐ

详细解释

止。

《左传 · 昭公二十九年》:“物乃坁伏,郁湮不育。”

两岸词典解释


zhǐ

详细解释

《书》止。

物乃坁伏,郁湮不育(《左传‧昭公二十九年》)。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丑集中 部首:土部 )

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諸氏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掌氏切,𡘋音紙。說文》:箸也。

正字通》:坁,本作坻,有平去二聲,兼隴坻、小渚、箸止三義。詳後坻字註。

注解

〔坁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中,康熙部首是土部

〔坁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zhǐ、zh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土、氏

〔坁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zhǐ] ⑴ 止。 [zhì] ⑴ 山坡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諸氏切頁碼454頁,第7

坁箸也。从土氏聲。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六反切眞彼反頁碼1067頁,第3行,第1

坁著也。從土氏聲。

鍇注臣鍇按:《春秋左傳》曰:「物乃坁伏。」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三下反切諸氏切古音第十六部頁碼2747頁,第2許惟賢1194頁,第3

坁箸也。

段注《韵會》作箸止也。箸直略切,者字之叚借也。行之旣久。乃不可變矣。凡言者者,別事䛐也。有所箸之䛐也。故凡言箸,皆者引申之義。《左傳》昭廿九年。物乃坁伏。鬱湮不育。杜注。坁,止也。此坁字見於經者。而《開成石經》譌作坻。其義迥異。楚金所見《左傳》故未誤。尋其所由。葢唐初已有誤坻者。故《釋文》曰:坁音旨。又音丁禮反。後一音則已譌爲坻。凡字切丁禮者,皆氐聲也。今版本《釋文》及《左傳》及《廣韵》四紙皆作坻。坻行而坁廢矣。

从土。氏聲。

段注諸氏切。十六部。與十五部之坻《異義》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