㣫
彳部12画左右结构U+38EB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踵) the heel, to follow, to call personally at; to go personally to, (ancient form 動) to move; to start; to shake, to excite; to rouse; to take acti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之隴切;《集韻》:主勇切,𡘋鍾上聲。《說文》:相迹也。《玉篇》亦作踵。
义又,《玉篇》:古文動字。註詳力部九畫。
注解
〔㣫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下,康熙部首是彳部。
〔㣫〕字拼音是zhǒng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彳、重。
〔㣫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ǒng] ⑴ 同“踵”。《説文•彳部》:“㣫,相迹也。”㈡ [dòng] ⑴ 同“動”。《玉篇•彳部》:“㣫,古文動字。”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之隴切頁碼第57頁,第8字續丁孫
㣫
相迹也。从彳𡍺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四反切之勇反頁碼第165頁,第2行,第1字述
相迹也。從彳重聲。
鍇注臣鍇按:《莊子》曰:「踵門而詫子扁慶子」是也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二下反切之隴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306頁,第3字許惟賢第137頁,第9字
相迹也。
段注後迹與前迹相繼也。玄應合踵㣫爲一字。
从彳。重聲。
段注之隴切。九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