缳
意思解释
缳繯
huán基本解释
①绳套。投~(自缢)。
②绞杀。~首。
详细解释
名词
◎绳圈;绞索。
缳,络也。 虹蜺为缳。
缳首(以绳为圈,套在颈上加以勒杀。即绞刑);投缳自缢。
knot; loop noose;
动词
◎以绳索相系绕。即网络。
缳山于有牢。
缳橐(笼络,囊括)
strangle;
外语翻译
- noose; hang death; tie, bind
- verbinden, binden
- lier, la corde de la potence (suicide), noeud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乎𤱶切,音泫。《說文》作𦇏,絡也。《玉篇》:環也。《廣韻》:繫也。《類篇》:維也。《前漢・揚雄傳》:虹蜺爲繯。【註】系也。《文選》〔李善註〕:旗上繫也。
又,《集韻》:下兗切,音蜎 —— 義同。
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胡慣切,音患。揚子《方言》:㯂,宋、魏、陳、楚江淮之閒謂之繯。《廣韻》:縞文也。
注解
〔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中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繯〕字拼音是huá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糹、睘。
〔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huán] ⑴ 见“缳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畎切頁碼第433頁,第15字續丁孫
𦇏
異體繯
落也。从糸瞏聲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落者,今之絡字。古叚落,不作絡,謂包絡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五反切胡畎切頁碼第1029頁,第1行,第3字述
落也。從糸瞏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三上反切胡畎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2586頁,第1字許惟賢第1125頁,第10字
落也。
段注落者,今之絡字。古叚落。不作絡。謂包絡也。《莊子》落馬首,《漢書》虎落皆作落。木落乃物成之象。故曰落成,曰包落。皆取成就之意也。《馬融傳》曰:繯橐四野之飛征。李注引《說文》。又引《國語》繯於山有牢。賈逵注云:繯,還也。按還環古今字。古用還不用環。《國語》繯於山有牢,今本譌作環山於有牢。韋注曰:環,繞也。山於誤倒。環爲俗字。葢非韋氏之誤,而淺人轉寫所致也。知古書之貤繆不可知者多矣。
从糸。瞏聲。
段注胡畎切。十四部。李賢又胡串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