㯤
木部16画左右结构U+3BE4
意思解释
基本释义
㯤
◎同“棘”。
外语翻译
- (same as 棘) the jujube tree, thorny brambles, a kind of date (with a sour taste)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字彙補》:林直切,音力 —— 木名,江南、山東名野棗酸者曰㯤子。
注解
〔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辰集中,康熙部首是木部。
〔㯤〕字拼音是lì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來、來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已力切頁碼第225頁,第12字續丁孫
棘
異體𢄬、㯤
小棗叢生者。从並朿。
附注段玉裁注:「棘庳於棗,而朿尤多,故从並朿,會意。」王筠釋例:「『棗』从重朿,『棘』从竝朿,其木同,而高卑不同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三反切己力反頁碼第576頁,第3行,第2字述
小棗叢生者。從並朿也。
鍇注臣鍇曰:「小棗,故從並朿,低小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上反切己力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1269頁,第3字許惟賢第556頁,第6字
小棗叢生者。
段注此言小棗則上文謂常棗可知。小棗樹叢生。今亦隨在有之。未成則爲棘而不實。巳成則爲棗。《魏風》。園有棘。其實之食。《唐風》。肅肅鴇翼。集于苞棘。《小雅》。有捄棘匕。《毛傳》曰:棘,棗也。此謂統言不別也。《邶風》。吹彼棘心。吹彼棘薪。《左傳》。除翦其荆棘。此則主謂未成者。古多叚棘爲亟字。如棘人欒欒兮,我是用棘,匪棘其欲皆是。棘亟同音。皆謂急也。
从竝朿。
段注棘庫於棗而朿尤多。故从並朿會意。己力切。一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