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汉语字典 >

鳝的意思解释

鱼部20画左右结构U+9CDD

鱼部

20画

12画

左右结构

形声字

QGUK

NMTTR

RUUJ

28161

7668

8713

U+9CDD

35251211431112431251 撇、横撇/横钩、竖、横折、横、竖、横、提、点、撇、横、横、横、竖、点、撇、横、竖、横折、横

的组词的笔顺

意思解释


shàn

基本解释

鱼纲合鳃科。体呈鳗形,具暗色斑点,光滑无鳞。栖息池塘、小河、稻田的泥洞或石缝中。俗称为“黄鳝”。亦作“鳣”。

详细解释

名词

鱼名,又名“黄鳝” 。形状像蛇,身体黄色有黑斑,肉可以吃。属鱼纲合鳃科。栖息池塘、小河、稻田的泥洞或石缝中。

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之穴无可寄托者,用心躁也。 《荀子 · 劝学》

鳝鱼(黄鳝);鳝羹(以鳝鱼烹成的佳肴);鳝脯(鳝鱼干肉);鳝丝(鳝鱼切成丝的菜肴)

eel;

外语翻译


  • eel
  • Aal (S)
  • anguille

康熙字典


康熙字典原文

正文

卷别 :正文・亥集中 部首:魚部 )

集韻》:上演切,音善 —— 魚名。○【按】與鱓同。

注解

〔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亥集中,康熙部首是魚部

〔鱔〕字拼音是sh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魚、善

〔鱔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 [shàn] ⑴ 魚綱合鰓科。體呈鰻形,具暗色斑點,光滑無鱗。栖息池塘、小河、稻田的泥洞或石縫中。俗稱為“黃鱔”。亦作“鱣”。

说文解字

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
徐铉 (宋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常演切頁碼388頁,第12

鱓魚名。皮可爲鼓。从𤋳單聲。

附注段玉裁注:「今人所食之黃鱔也。」
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
徐锴 (南唐)

卷别卷二十二反切石遣反頁碼940頁,第3行,第1

鱓魚也,皮可以爲鼓。從魚單聲。
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
段玉裁 (清代)

卷别卷十一下反切常演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2313頁,第2許惟賢1006頁,第10

鱓鱓魚也。

段注今人所食之黃鱔也。黃質黑文。似蛇。異苑云:死人髮化。其字亦作䱇。俗作鱔。或叚鮮字爲之。如蠏篆下云非蛇鮮之穴無所庇是也。或叚鱣爲之。如楊震傳鳥銜三鱣是也。各本此下有皮可爲鼓四字。由古以鼉皮冒鼓。鼉鱓皆从單聲。古書如《呂覽》等皆叚鱓爲鼉。淺人𧢼讀古書。率尒妄增。不知字各有本義。許書但言本義。則此四字可增於《黽部》,而不可贅於此也。今刪正。

从魚。單聲。

段注常演切。十四部。

©2025 在线词典网[www.zxcidian.com]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
在线词典网是专业的词语、成语、字典在线查询网站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最终以新华字典、汉语词典、成语词典等书籍为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