䐝
月部14画左右结构U+441D
外语翻译
- thick; heavy fat of animals or plants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蘇果切;《集韻》:損果切,𡘋音𧴪。《說文》:觷也。《玉篇》:膏䑁。或曰𧴪,小貝也;凡𧴪細、𧴪屑,義取諸此。䐝从𧴪,當與脞義通。
又,《廣韻》:先臥切;《集韻》:蘇臥切,𡘋音䵀 —— 義同。
注解
〔䐝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未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䐝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suǒ、suò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⺼、𧴪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穌果切頁碼第133頁,第1字續丁孫
䐝
觷也。从𠕎𧴪聲。
附注段玉裁據《玉篇》、《廣韻》改「觷」為「䑁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八反切先臥反頁碼第344頁,第3行,第2字述
觷也。從肉𧴪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理,角也。舎人謂解開豬羊頭爲䐝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四下反切穌果切古音第十七部頁碼第701頁,第1字許惟賢第312頁,第4字
䑁也。
段注䑁各本譌觷。說者以《釋器》角謂之觷釋之。誤甚。《角部》本無觷字。此上下文皆言脂膏。治角之義無從𨷻入也。《玉篇》。䐝,膏䑁也。䑁,膏䐝也。《廣韵》過韵。䐝,䑁膏也。䑁又見屋沃韵。是可據以正誤補缺矣。
从肉。𧴪聲。
段注穌果切。十七部。《廣韵》先臥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