嬯
女部17画左右结构U+5B2F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:徒哀切;《集韻》:堂來切,𡘋音臺。《說文》:遲鈍也,闒嬯亦如之。《長箋》:闒嬯,浙省方言曰阿帶,愚戇貌。阿入聲,帶平聲 —— 一曰阿獃。
又,《集韻》:湯來切 —— 同「儓」。倍儓,隸也。
注解
〔嬯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丑集下,康熙部首是女部。
〔嬯〕字拼音是tái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女、臺。
〔嬯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tái] ⑴ 迟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徒哀切頁碼第417頁,第25字續丁孫
嬯
遟鈍也。从女臺聲。闒嬯亦如之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二十四反切田咍反頁碼第999頁,第3行,第2字述
遟鈍也。從女臺聲。闒嬯亦如此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十二下反切徒哀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2495頁,第2字許惟賢第1086頁,第2字
遲鈍也。
段注《集韵》。㦉當來切。卽此字也。今人謂癡如是。
从女。臺聲。
段注徒哀切。一部。
闒嬯亦如此。
段注謂其字亦如此作也。闒嬯,未聞。《廣韵》。蹋跆,連手唱歌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