研
意思解释
研
yán基本解释
①细磨( mó ),碾。~磨。~药。~墨。
②深入地探求。~究。钻~。~京练都( dū )(晋代左思作《三都赋》构思了十二年,后遂用“研京练都”形容经年累月地构思文章)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石,幵( jiān )声。本义:细磨。
2.同本义。
打取杏仁,以汤脱去黄皮,熟研,以水和之,绢滤取汁。 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,替他敷上。
研石(磨墨的用具);研弄(磨墨弄笔)
grind; pestle;
3.研究;探讨。
能研诸侯之虑。 研核阴阳。
研榷(研究;商订);研述(研究并阐述);研味(研究玩味);研治(研究);研省(研究省察);研赏(研究赏析);研究(细致审问);研务(探究事理)
study;
形容词
1.详尽;精细 。
研务(细审);研深(精深);研疏(精细和粗细);研校(仔细校对);研讯(仔细审讯)
in detail;
2.妍好。也作“妍” 。
研和(美好温和);研美(妍美);研艳(妍丽,华美)
fine;
3.另见 yàn。
国语辞典解释
研
yán详细解释
动
1.磨细、碾碎。
《红楼梦 · 第三四回》:“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,替他敷上。”
研墨、研成粉末。
2.深入探究。
《晋书 · 卷六九 · 戴若思传》:“思理足以研幽,才鉴足以辩物。”
研究、研读功课。
研
yàn详细解释
名
1.滑石。
《文选 · 郭璞 · 江赋》:“紫菜荧晔以丛被,绿苔𩭹髿乎研上。”
2.磨墨的用具。
《后汉书 · 卷四七 · 班超传》:“大丈夫无它志略,犹当效傅介子、张骞立功异域,以取封侯,安能久事笔研闲乎?”宋 · 陆游《村居》诗:“自今焚笔研,有手但扶犁。”
外语翻译
- grind, rub; study, research
- broyer, étudier, examiner à fond, rechercher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五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倪堅切;《正韻》:夷然切,𡘋音姸。《說文》:䃺也。
义又,窮究也。《易・繫辭》:能硏諸侯之慮。
义又,水名。《水經注》:河水又東北流,,歷硏川,謂之硏川水。
又,關名。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上黨郡有石硏關。【師古註】硏,音形。
又,《集韻》:倪甸切 —— 或作硯。郭璞〈江賦〉:綠苔鬖髿乎硏上。【註】硏,滑石也。與硯同。
又,潘尼《釋奠頌》:精氣既硏。【註】音去聲。
又,叶魚巾切,音銀。陸雲〈贈顧尚書〉詩:厥弘伊何,靡曠不遵;厥明伊何,靡妙不硏。〇【按】《說文》硏硯分爲二。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皆云:硯,通作硏,但硏究不得借硯也。
注解
〔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。
〔硏〕字是多音字,拼音是yán、yàn,左右结构,可拆字为石、幵。
〔硏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undefined] ⑴ 同“研”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五堅切頁碼第313頁,第5字續丁孫
硏
異體研
䃺也。从石幵聲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八反切御堅反頁碼第778頁,第3行,第1字述
䃺也。從石幵聲。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九下反切五堅切古音第十四部頁碼第1807頁,第2字許惟賢第790頁,第5字
䃺也。
段注亦謂以石䃺物曰硏也。《手部》曰摩者揅也,揅者摩也爲轉注。此亦硏與䃺爲轉注。揅摩以手,故从手。硏䃺以石,故从石。
从石。幵聲。
段注五堅切。十四部。亦作𥓋。
白话解释
研,用石块细细磨。字形采用“石”作边旁,“幵”是声旁。
字形解说
此字始見於篆文,從石、幵(ㄐㄧㄢ jiān)聲。從「石」,指石磨;「幵」表示音讀。隸書、楷書都從篆文來。在六書中屬於形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