瘵
意思解释
国语辞典解释
瘵
zhài详细解释
名
1.疾病。
《尔雅 · 释诂下》:“瘵,病也。”唐 · 李白《为吴王谢责赴行在迟滞表》:“年过耳顺,风瘵日加。”
2.肺结核。
《聊斋志异 · 卷三 · 连城》:“未几,女病瘵,沉痼不起。”
痨瘵。
3.灾害。
《文选 · 木华 · 海赋》:“天纲浡潏,为凋为瘵。”
形
◎痛苦。
《诗经 · 大雅 · 瞻卬》:“邦靡有定,士民其瘵。”
外语翻译
- a wasting disease
- Schwindsucht, Tuberkulose (S, Med)
- phtisie, consomption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唐韻》:側介切;《集韻》:側界切;《正韻》:側賣切,𡘋音𨝋。《說文》:勞病也。《廣韻》:病也。《詩・小雅》:上帝甚蹈,無自瘵焉。【傳】瘵,病也。《戰國策》:上天甚明,無自瘵也。【註】瘵,病也。木華〈海賦〉:爲凋爲瘵。
又,《集韻》:側例切,音際 —— 病也。《詩》無自瘵焉。【鄭箋】瘵,接也 —— 音際。《正義》曰:鄭讀爲交際之際,故云接也。
又,《集韻》:征例切,音制 —— 引縱病也。
考證
《戰國策》上天甚明,無自瘵也。
謹照原文甚明改甚神。
注解
〔瘵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午集中,康熙部首是疒部。
〔瘵〕字拼音是zhài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疒、祭,五行属金。
〔瘵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zhài] ⑴ 病,多指痨病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側介切頁碼第245頁,第21字續丁孫
瘵
病也。从𤕫祭聲。
附注按:徐鍇繫傳作「病劣也」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四反切側介反頁碼第629頁,第3行,第2字述
病劣也。從疒祭聲。
鍇注臣鍇按:郭璞曰:「江東呼病曰瘵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七下反切側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第1391頁,第4字許惟賢第609頁,第4字
病也。
段注《釋詁》曰:瘵,病也。《小雅・菀桺・毛傳》同。箋云:瘵,接也。則謂詩叚瘵爲際也。
从𤕫。祭聲。
段注側介切。十五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