屩
意思解释
外语翻译
- straw sandals
- (arch.) sandales en chanvre
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正文
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:居勺切;《韻會》:訖約切,𡘋音腳。《說文》:履也。从履省,喬聲。《廣韻》:草履也。《增韻》:木曰屐,麻曰屩。《史記・范雎傳》㊟〔即〈范睢傳〉〕:虞卿躡屩擔簦,一見趙王,拜爲上卿。
又,《正字通》:居六切,音菊。《莊子音義》:屩以籍鞋下也。又,《集韻》:通作蹻。王褒〈聖主得賢臣頌〉:離疏釋蹻。
义《集韻》或作繑,亦作鞽、屫。
注解
〔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寅集上,康熙部首是尸部。
〔屩〕字拼音是juē,半包围结构,可拆字为、喬、;、尸、𢕪。
〔屩〕字的汉语字典解释:㈠ [juē] ⑴ 草鞋:“蹑~而见之。”⑵ 姓。
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(大徐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居勺切頁碼第280頁,第9字續丁孫
屩
屐也。从𡳐省,喬聲。
附注段玉裁改「屐」為「𡳐也」,並注:「《釋名》曰:『屩,蹻也。出行著之,蹻蹻輕便,因以為名。』應劭曰:『木蹻。』臣瓚曰:『以繩為屩。』徐廣曰:『蹻,草𡳐也。』」按:屩的本義為草木履。
《说文解字系传》(小徐本)
卷别卷十六反切己藥反頁碼第711頁,第6行,第2字述
履。從履省,喬聲。
鍇注臣鍇曰:「《史記》:『虞卿躡屩見趙王。』屩,猶蹻足高也。」
《说文解字注》(段注本)
卷别卷八下反切居勺切古音第二部頁碼第1608頁,第3字許惟賢第706頁,第3字
𡳐也。
段注𡳐大徐作屐。非也。今依小徐。《史記》孟嘗君傳躡屩。虞卿傳及《漢書・王褎傳》作蹻。假借字也。《釋名》曰:屩,蹻也。出行著之。蹻蹻輕𠊳。因以爲名。應劭曰:木蹻。臣瓚曰:以繩爲屩。徐廣曰:蹻,草𡳐也。按屩葢輕𠊳可遠行之𡳐。非法服之𡳐也。臣瓚,徐廣說是。
从𡳐省。喬聲。
段注居勺切。古音在二部平聲。